- 聊浪
liáo làng
浪游;放纵不羁。
- 驾浪
jià làng
1.乘浪;鼓浪。 唐 元稹 《洞庭湖》诗:“驾浪沉西日,吞海接曙河。” 清 陈恭尹 《赠余鸿客》诗:“长风驾浪作丘壑,蜃楼海市相峥嶸。” 2.指鼓起的巨浪。 唐 杜甫 《寄李十四员外布十二韵》:“ 黄牛 平驾浪,画鷁上凌虚。”
- 辣浪
là làng
放浪不拘。
- 窂浪
láo làng
巨浪。
- 蟹浪
xiè làng
谓捕蟹者纷集似浪潮。极言其多。
- 白浪
bái làng
雪白的波涛。
- 素浪
sù làng
白色的波浪。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沄沄逆素浪,落落展清眺。” 唐 李嘉祐 《江湖秋思》诗:“素浪遥疑八谿水,清枫忽似万年枝。”
- 浪舌
làng shé
随意乱说。
- 淋浪
lín làng
1.流滴不止貌。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 宋 司马光 《和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况当三伏深,霑汗尤淋浪。” 明 沉璟 《义侠记·挂罗》:“这一条血路广,染衣衫犹自淋浪。” 清 查慎行 《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赠之》诗:“急雨淋浪茅店外,乱山高下马蹄前。” 柳亚子 《放歌》:“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 2.沾湿貌。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会同年》:“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元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萧颯天涯鬢,淋浪醉后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谢》:“宽譬哀情,而衿袖淋浪,痛不可解。” 3.形容声音连续不绝。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纷淋浪以流离,奂淫衍而优渥。” 宋 朱熹 《试院杂诗》之二:“坐听秋檐响,淋浪殊未休。” 清 金农 《过唐太守濒别漫投十韵》:“夜闻雨淋浪,其心在寥廓。” 4.酣饮貌。 宋 王安石 《信州回车馆中作》诗之二:“山木漂摇卧 弋阳 ,因思 太白 夜淋浪。” 金 元好问 《送辅之仲庸还大梁》诗:“淋浪别酒青灯夜,灭没孤帆落照边。” 元 张养浩 《水仙子·咏遂闲堂》曲:“客来时樽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 清 秦朝釪 《消寒诗话》:“酒炙淋浪倒玉尊,何如骑马海棠园?” 5.尽情;畅快。 宋 苏轼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诗之二:“久废山行疲犖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清 龚自珍 《春日有怀山中桃花因有寄》诗:“东风淋浪捲海来, 长安 人道青春迴。” 6.泼染;挥洒。形容书写流畅。 宋 苏轼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见题壁》:“狂吟跌宕无风雅,醉墨淋浪不整齐。”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对四面江山浩荡,怎消得我几行儿醉墨淋浪。”
- 谬浪
miù làng
谬妄孟浪。
- 澜浪
lán làng
放浪无拘。
- 雪浪
xuě làng
1.白色浪花。 2.指鲜白的茶水。 3.扬起的积雪。 4.指雪浪石。
- 细浪
xì làng
微小的波纹。
- 涌浪
yǒng làng
1.汹涌的海浪 2.从风浪生成区传播出来的波浪
- 猛浪
měng làng
1.汹涌的浪涛。 2.形容身材高大勇壮。 3.孟浪。鲁莽。
- 浪骂
làng mà
漫骂,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