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谗沮
chán jǔ
谗害毁谤。
- 沮溺
jǔ nì
1.谓水淹之患。 2.《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钱穆新解:“﹝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后诗文中常以“沮溺”借指避世隐士。
- 谗摈销沮
chán bìn xiāo jǔ
被诬陷陷害、不得志,极度不顺
- 懈沮
xiè jǔ
懈怠沮丧。
- 惩沮
chéng jǔ
为阻止恶行而责罚之。《新唐书·柳浑传》:“左丞 田季羔 从子 伯彊 请卖私第募兵助讨 吐蕃 , 浑 曰:‘……讨贼自有国计,岂容不肖子毁门构,徼一时倖,损风教哉!请薄责以示惩沮!’”《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四年》:“至於告老之人,虽已谢事,亦宜少示惩沮。”
- 沮泞
jù nìng
低洼泥泞。
- 沮衂
jǔ nǜ
见“ 沮衄 ”。
- 呵沮
hē jǔ
犹呵止。
- 沮丧气馁
jǔ sàng qì něi
灰心失望。
- 惭沮
cán jǔ
亦作“慙沮”。羞愧沮丧。
- 沮惑
jǔ huò
1.败坏惑乱。 2.疑惑。
- 怖沮
bù jǔ
恐惧沮丧。
- 沮屈
jǔ qū
谓受挫而收敛。宋 欧阳修 《为君难论上》:“ 坚 随以强辩折之,忠言讜论皆沮屈而去。”《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 涉珪 虽屡获小利,然顿兵经年,凶势沮屈,士马死伤太半,人心思归,诸部离解,正是可破之时也。”
- 沮尼
jǔ ní
阻止。
- 解沮
jiě jǔ
犹瓦解。
- 沮塞
jǔ sāi
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