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棹舟
zhào zhōu
亦作“櫂舟”。 划船。
- 棹郎
zhào láng
1.亦作“櫂郎”。船夫。 2.《汉书·佞幸传·邓通》:“邓通,蜀郡南安人也。以濯舩为黄头郎。
- 棹船
zhào chuán
1.装有桨的船。 2.划船。
- 桂棹
guì zhào
1.桂木制的划船工具。 2.指船。
- 枕棹
zhěn zhào
1.同“枕櫂”。 2.谓乘船。
- 枉棹
wǎng zhào
犹枉驾。棹,指船。
- 朱棹
zhū zhào
指华美的船只。
- 暗棹
àn zhào
指夜里航行的船。
- 春棹
chūn zhào
春日的小舟。
- 整棹
zhěng zhào
驶船。
- 放棹
fàng zhào
乘船,行船。清 龚自珍 《己刻杂诗》之一二二:“六朝古黛梦中横,无福 秦淮 放棹行。” 郁达夫 《游金马仑之作》诗:“三年放棹 西溪 梦,忽见芦花似梦中。”
- 拨棹子
bō zhào zǐ
1.即蝤蛑。 蟹的一种。 2.唐教坊曲名。
- 战棹
zhàn zhào
战船。《续资治通鉴长编·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癸丑,詔:在京诸军选 江 淮 习水卒,於 金明池 按试战棹,立为水虎翼军。”
- 棹子
zhào zǐ
桌子。
- 回棹
huí zhào
1.亦作“廻棹”。驾船返回。 2.指归舟。
- 棹唱
zhào chàng
1.亦作“櫂唱”。犹棹歌。 南朝 梁 庾肩吾 《山池应令》诗:“逆湍流棹唱,带谷聚笳声。” 唐 骆宾王 《晚渡黄河》诗:“棹唱临风断,樵歌入听喧。”参见“ 棹歌 ”。 2.谓泛舟时的吟唱。 唐 刘长卿 《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櫂唱。”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高吟角与宫,三声两声櫂唱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