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棘
bái jí
灌木名。一名棘针。可入药。味辛寒,主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
- 棘矜
jí qín
戟柄。棘,通“ 戟 ”。
- 黄棘
huáng jí
1.树木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二十里,曰 苦山 ……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服之不字。”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中山经·山膏黄棘》:“黄棘是食,匪子匪化,虽无贞操,理同不嫁。” 2.古地名。 周 谢国 地, 战国 属 楚 。在今 河南 新野 东北。公元前304年 楚怀王 与 秦昭襄王 盟于此。 汉 初置 棘阳县 。《楚辞·九章·悲回风》:“借光景以往来兮,施 黄棘 之枉策。” 洪兴祖 补注:“言己所以假延日月,往来天地之閒,无以自处者,以其君施 黄棘 之枉策故也。初, 怀王 二十五年,入与 秦昭王 盟约於 黄棘 ,其后为 秦 所欺,卒客死於 秦 。今 顷襄 信任姦回,将至亡国,是復施行 黄棘 之枉策也。 黄棘 ,地名。”
- 樲棘
èr jí
果木名。即酸枣。
- 棘科
jí kē
荆棘丛。
- 梗棘
gěng jí
犹阻塞。
- 桃棘矢
táo jí shǐ
见“ 桃弧棘矢 ”。
- 桃棘
táo jí
见“ 桃弧棘矢 ”。
- 柴棘
chái jí
1.荆棘。明 田汝成 《炎徼纪闻·岑猛》:“ 华林 贼,来亦得;土兵来,死不测。黄狐跳梁白狐立,十家九家逻柴棘。” 2.比喻心计。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 深公 云:‘人谓 庾元规 名士,胸中柴棘三斗许。’” 3.犹柴瘠。 唐 张说 《赠户部尚书河东公杨君神道碑》:“﹝公﹞年甫十六,先君捐馆,七日絶饮,三年泣血,縞素有制,儒家叹其从礼,柴棘加等,议者忧其死孝。”
- 棘柴
jí chái
荆棘。
- 棘枣
jí zǎo
酸枣;酸枣树。
- 棘林
jí lín
1.棘木之林。 晋 左思 《吴都赋》:“ 西蜀 之於 东吴 ,大小之相絶,亦犹棘林萤燿而与夫樳木龙烛也。” 2.古代断狱的处所。《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自萌俗浇弛,法令滋彰,胏石少不寃之人,棘林多夜哭之鬼。”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树棘槐,听讼於其下。” 3.古代指九卿之位。 南朝 陈 徐陵 《让五兵尚书表》:“不期 枚乘 老叟忽降时恩, 冯唐 暮年见申明主,擢宰京邑,朝坐棘林。” 4.古代传说中的东方荒远之地。《淮南子·墬形训》:“八殥之外,而有八紘……东方曰 棘林 ,曰 桑野 。”
- 束棘
shù jí
成束的荆棘。
- 棘轮效应
jí lún xiào yìng
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
- 撤棘
chè jí
科举时代称考试工作结束。因放榜日关闭贡院,并于门口设置荆棘,以防落第者闯入喧闹,放榜后始撤去,故称。
- 牵衣棘手
qiān yī jí shǒu
树木稠密,长着很多小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