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本自根
zì běn zì gēn
所谓“自本自根”即是无条件性,道是一切事物的条件,却不依靠任何其他的条件。
- 根本法
gēn běn fǎ
称宪法。
- 本根
běn gēn
1.草木的根干。《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 宋 李纲 《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 清 邵曾训 《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 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庄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 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宋 司马光 《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 明 李东阳 《祁阳县学重修记》:“其弊也,则修节目而弃本根。” 3.根基,基础。《晋书·刘颂传》:“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之佐,而树国本根不深,无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4.指基地。 宋 陆游 《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 关中 作本根。”《宣和遗事》后集:“神京者, 太祖 、 太宗 一统之本根。” 5.本原,初始。《北齐书·杜弼传》:“窃惟《道》《德》二经,阐明幽极,旨冥动寂……实众流之江海,乃羣艺之本根。”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閔伤。” 宋 陈亮 《普明寺长生谷记》:“及至后世,於民之中又有为释老之徒者,坏形恶服,不耕不蚕,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识其所谓心性之本根者。” 6.指最初的。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 7.根由,根源。《汉书·张耳陈馀传》:“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治乱之故事。” 章炳麟 《四惑论》:“法律本浮栖之物,无可索其本根,类如是矣。” 8.喻指帝室。《汉书·诸侯王表序》:“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将谓主上薄于本根,非亲亲盛节。” 9.喻指家乡,故土。 明 刘基 《题解于伯机杜工部诗后》诗:“我今亦飘泊,不得归本根。”
- 枝末生根
zhī mò shēng gēn
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 根柢未深
gēn dǐ wèi shēn
树根还没有扎得很深,比喻事业或学业的基础不牢,底子尚薄。
- 白桂木根
bái guì mù gēn
白桂木根为桑科植物白桂木和桂木的根,具有祛风利湿、活血通络的功效。
- 蹦木根
bèng mù gēn
崩没根——指说不着边儿的话,吹牛的意思。
- 有根有苗
yǒu gēn yǒu miáo
有根据,有线索。
- 有根
yǒu gēn
1.根基厚实,有根底 2.有根据 3.有来头;有依恃
- 曼根
màn gēn
蔓延的根,细根。
- 游谈无根
yóu tán wú gēn
指没有根据信口乱说。
- 芝草无根
zhī cǎo wú gēn
比喻人的成就,没有任何帮助,出于自己的努力。
- 无根水
wú gēn shuǐ
1.指初汲的井水。 2.指所谓天上初降下不沾地的雨水。
- 无根
wú gēn
1.没有根部。《管子·内业》:“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 尹知章 注:“道非如卉木,而有根茎花叶也。”《太平御览》卷五一○引 三国 吴 虞翻 《与弟书》:“芝草无根,醴泉无源。”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2.没有根基;没有依据。 汉 刘向 《说苑·建本》:“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则无根,无根则失理。”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谣言则其实大抵无根,所以我没有动。” 3.比喻行踪无定。 宋 晁补之 《忆少年·别历下》词:“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 草根旅游
cǎo gēn lǚ yóu
相对与传统旅游方式而言的,代表是一种新的旅行方式、旅行概念。
- 立方根
lì fāng gēn
三次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