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鳌柱
áo zhù
传说中指天柱。
- 欑柱
cuán zhù
密集的柱桩。《后汉书·岑彭传》:“横 江水 起浮桥、鬭楼,立欑柱絶水道,结营山上,以拒 汉 兵。”
- 虬柱
qiú zhù
亦作“虯柱”。 雕绘龙形的宫殿柱子。
- 梓柱
zǐ zhù
梓木做的柱子。
- 楹柱
yíng zhù
厅堂前部的柱子。
- 鼇柱
áo zhù
传说中指天柱。宋 吴莱 《观孙太古周天二十八宿星君像图》诗:“大圜杳何极,鼇柱屹不顷。” 王闿运 《贵州布政司使王君墓志铭》:“龙渊始化,鼇柱忽移。”参见“ 鼇足 ”。
- 肛柱
gāng zhù
直肠内面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襞
- 柱栋
zhù dòng
屋柱与栋梁。 喻指承担重任之材。
- 胶柱
jiāo zhù
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三国 魏 邯郸淳 《笑林》:“ 齐 人就 赵 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 唐 李绅 《拜三川守》诗:“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 明 张居正 《答蓟镇巡抚刘百川书》:“ 蓟 永 事势,与他镇不同,若俟贼已见形,而后调兵支粮,则无及矣。事有权宜,不宜胶柱,惟公裁之。”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輟耕投笔日,胶柱刻舟嗤。”参见“ 胶柱鼓瑟 ”。
- 鵾柱
kūn zhù
琵琶上架弦的枕木。借指琵琶。 清 崔肇琳 《菩萨蛮》词:“黛螺供十斛,妆罢人如玉。鵾柱惜年华,低回明镜前。”
- 柱楣
zhù méi
1.茅庐的立柱和前檐。 2.柱与梁。
- 棱柱
léng zhù
一种多面体,其中有两个面彼此平行,其余诸面则为平行四边形
- 脊柱
jǐ zhù
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骨架,由许多块椎骨构成
- 矿柱
kuàng zhù
1.矿井中支承井顶的木柱 2.在矿井中留下作为支架的矿石的或煤的长柱
- 滚柱轴承
gǔn zhù zhóu chéng
一种轴承,轴颈转动时与通常装在定位圈上的许多滚柱作圆周接触
- 题柱志
tí zhù zhì
指求取功名荣显的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