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杖
dài zhàng
指为获取报酬而代犯人受杖责。
- 仙人杖
xiān rén zhàng
1.菜名。可入药。又名仙人杖草。 唐 陈子昂 《观荆玉篇序》:“夏四月,军幕次于 张掖河 。河洲草木无他异者,惟有仙人杖,往往丛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仙人杖草》﹝集解﹞引 苏颂 曰:“仙人杖有三物同名:一种是菜类,一种是枯死竹笋之色黑者,枸杞一名仙人杖是也。此仙人杖乃作菜茹者。” 2.枸杞的别名。为常用中药。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或云仙人杖,或云西王母杖……或名地骨,或名苟杞也。”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枸杞》。 3.中药名。一种枯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四·仙人杖》﹝集解﹞引 陈藏器 曰:“此是笋欲成竹时立死者,色黑如漆,五六月收之。苦竹、桂竹多生此。” 4.仙人掌的一种。多年生植物。全身长有细毛刺,茎成圆形,长一米左右,形状象拐杖。五六月间,开黄色花朵于杖的顶端。供观赏。参见“ 仙人掌 ”。
- 九节杖
jiǔ jié zhàng
1.传说仙人所用的手杖。 2.泛指手杖。
- 放杖丸
fàng zhàng wán
一种药名,主治肾脏风毒积滞,腰膝沉重。
- 不杖期
bù zhàng qī
古时丧制,一年之丧,称为期服。期服有杖期、不杖期之分。凡夫为妻服丧,如果自己的父母还在,就不能持杖,称为不杖期。《仪礼·丧服》:“大夫之适子为妻。传曰:‘何以期也?父之所不降,子亦不敢降也。何以不杖也?父在则为妻不杖。’”
- 枣节杖
zǎo jié zhàng
由枣木制成的带节的杖。
- 枯藤杖
kū téng zhàng
用老藤制的手杖。亦泛指手杖。
- 筇竹杖
qióng zhú zhàng
用筇竹所制的手杖。
- 玉鸠杖
yù jiū zhàng
以玉鸠为饰的手杖。 据《后汉书·礼仪志》载:年七十者授玉杖。杖端以鸠为饰。鸠为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也。《明史·董伦传》:“ 建文 初,召拜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与 方孝孺 同侍经筵。御书‘怡老堂’额宠之,又赐髹几、玉鳩杖。”《清史稿·仁宗纪》:“予告大学士 王杰 陛辞,赐玉鳩杖,御书诗章,驰驛回籍。”参见“ 玉杖 ”。
- 脊杖
jǐ zhàng
古时一种施于背部的杖刑。
- 杖限
zhàng xiàn
1.谓刑法规定的杖击数目。 2.即杖限文书。
- 杖绖
zhàng dié
1.孝杖与丧服。 《南史·齐文惠太子长懋传》:“尊极所临,礼有变革,权去杖絰,移立户外,足表情敬,无烦止哭。” 2.指孝服。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马仙姑》:“ 果州 马仙姑 者,以女子得道…… 靖康 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衣衰麻杖絰,哭於市曰:‘今日天帝死,吾为行服。’”
- 杖锡
zhàng xī
拄着锡杖。谓僧人出行。锡,锡杖,云游僧所持法器。 晋 庐山诸道人 《游石门诗》序:“释法师以 隆安 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 唐 崔颢 《赠怀一上人》诗:“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明 宋濂 《佛慧圆明广照无边普利大禅师塔铭》:“师度不为时所容,与弟子 希昇 杖锡踰 涛江 而东,至 乌伤 之 伏龙山 。” 清 孙枝蔚 《劝酒歌》之一:“正逢老僧杖锡来,见我相劝学参禪。”
- 桐杖
tóng zhàng
1.古时为母送丧时拄的孝杖。 2.桐木作的手杖。
- 笞杖
chī zhàng
指古代的笞刑与杖刑。
- 杖钺
zhàng yuè
手执斧钺。表示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