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是
zhèng shì
1.就是。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谁?’ 刘 曰:‘正是我辈耳!’”《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后,我问邻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冯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仓皇中他看清了一个,正是 张阿新 。” 2.恰是。 唐 温庭筠 《杨柳枝》词之一:“正是玉人肠絶处,一渠春水赤栏桥。”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灭亡》第十八章:“正是黄昏时候,天色渐渐阴沉起来。” 3.确实是。对客观存在的真实性表示肯定。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龙凤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这城内便有万千居民,正是人烟稠密,市场热闹。” 4.确实是。用于表示同意别人意见时加重语气。《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卫先生 道:‘近来的选事益发坏了!’ 随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两人该选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们怎么都发昏了!还不快些搀扶 双喜 到里面去。” 5.应诺之词。犹言好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龙香 对媒婆道:‘老娘你先进去,我在门外张一张罢。’媒婆道:‘正是。’” 6.旧小说、戏曲里的套语。目的在于引出诗词、熟语。《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正是: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元 郑廷玉 《看钱奴》第一折:“正是: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正是:福无双至犹难信,祸不单行果是真。”
- 只是近黄昏
zhǐ shì jìn huáng hūn
可惜黄昏已经接近尾声。
- 是时
shì shí
此时。是:正也。这,此。时:年代、时期,当前的、现在的,季节。
- 早是
zǎo shì
1.已是。 2.幸而,幸好。
- 无是无非
wú shì wú fēi
没有是也没有不是。比喻空闲,没有事情。
- 无间是非
wú jiàn shì fēi
指不分别是非。
- 百无是处
bǎi wú shì chù
犹言一无是处。 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 无是非
wú shì fēi
没有是和非;分不出是和非。
- 无过是
wú guò shì
1.不外乎,只不过。《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上》:“小生惯诵经史,教导乡里徒弟,无过是教他学习个孝弟忠信的道理。” 2.没有胜过。《清平山堂话本·洛阳三怪记》:“这一年四季,无过是春天,最好景致。”
- 无是处
wú shì chù
1.没有这个所在。 2.没法子,不知如何是好。 3.不得了,没完没了。
- 质非文是
zhì fēi wén shì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 敢子是
gǎn zǐ shì
见“ 敢则是 ”。
- 敢只是
gǎn zhǐ shì
见“ 敢则是 ”。
- 所是
suǒ shì
1.所有。 2.见“所事”。 3.谓自以为是。
- 惹是招非
rě shì zhāo fēi
引起麻烦之事。
- 貌是情非
mào shì qíng fēi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