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昏瞶
hūn guì
1.谓眼睛昏花。清 李渔 《凰求凤·先醋》:“我七旬已过,适当谢事之年,昏瞶双眸,不辨屏间雀影。” 2.糊涂;认识模糊。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瞶,便已流入恶念。”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医理》:“后检方书, 明 有莱菔可解参毒之説,何昏瞶一至此耶!” 3.迷糊;昏迷。 明 张敬修 等《文忠公行实》:“已而天子闻太师不粥,遣中使问太师天下大计。太师迷惑昏瞶。”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托体复生》:“吾乃 嘉兴 北门外某姓之女,年十七,尚未适人,偶患病昏瞶,似一梦然,今始甦醒。”《狮子吼》第二回:“目前如见无数夜叉,驱杀千百地狱人,惊悸之餘,时作昏瞶。” 叶紫 《夜的进行曲》:“眼睛一朦胧,头脑就觉得更加沉重而昏瞆。”
- 昏僝
hūn chán
昏聩懦弱。
- 黮昏
dàn hūn
昏暗不明。
- 婬昏
yín hūn
放荡昏庸。
- 昏头昏脑
hūn tóu hūn nǎo
形容头脑发昏,晕头转向。
- 昏迷不醒
hūn mí bù xǐng
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 发昏章第十一
fā hūn zhāng dì shí yī
昏头昏脑的风趣话。仿《孝经》“某某章第几”的说法。
- 智昏菽麦
zhì hūn shū mài
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 形容无知。
- 昏沉
hūn chén
1.头脑迷糊,神志不清 2.阴暗朦胧
- 昏官
hūn guān
昏庸的官吏。
- 昏婣
hūn yīn
见“ 昏姻 ”。
- 奄昏
yǎn hūn
犹言阴间。奄,通“ 暗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四·雁门太守行》:“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 昏嚚
hūn yín
愚顽;愚昧。
- 冲昏头脑
chōng hūn tóu nǎo
因胜利而头脑发热,不能总冷静思考和谨慎行事。
- 智以利昏
zhì yǐ lì hūn
智:理智;昏:昏乱,神智不清
- 昏酣
hūn hān
沉醉;大醉。《宋书·刘敬宣传》:“ 元兴 元年, 牢之 南讨 桓玄 , 元显 为征讨大都督,日夜昏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