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昏蛋
hūn dàn
詈词。犹浑蛋,混蛋。不明事理或不讲理的人;坏家伙。
- 童昏
tóng hūn
1.愚昧无知。《国语·晋语四》:“聋聵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 韦昭 注:“童,无智;昏,闇乱也。”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六:“利尽万物,不能叡童昏之心。” 唐 韩愈 《上考功崔虞部书》:“求人之所甚利,其为不可,虽童昏实知之。”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祖父虽圣,何救子孙之童昏也哉!” 2.指年幼无知者。《诗·郑风·褰裳》“狂童之狂也且” 毛 传:“狂行童昏所化也。” 孔颖达 疏:“童昏,谓年在幼童,昏闇无知。”《隋书·李谔传》:“閭里童昏,贵游总丱,未窥六甲,先制五言。”
- 智昏
zhì hūn
亦作“ 智惛 ”。 神智迷乱;胡涂。
- 昏黝
hūn yǒu
犹昏暗,昏黑。
- 昏谵
hūn zhān
昏迷说胡话。
- 昏谬
hūn miù
1.亦作“ 昏繆 ”。糊涂乖谬;荒谬。《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宣王 称疾困篤…… 胜 不能觉” 裴松之 注引《魏末传》:“ 宣王 乃復阳为昏谬,曰:‘君方到 并州 ,努力自爱!’错乱其辞,状如荒语。”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下·郑清之》:“ 赵崇雋 上书歷陈其昏繆贪污之过,亦解綬而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唐才常汉口起义清方档案》:“现查知该参将所请练兵百名,其中即多係领有富有票者,实堪骇异。似此昏谬粗率,一旦有警,必然貽误事机。” 2.指荒谬之事。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奇怪的日历》:“但如此奇怪的日历,先前却似乎未曾出现过,岂但‘宜剃头捕捉’,表现其中一年一年的加增昏谬而已哉!”
- 眊昏
mào hūn
视力昏花。
- 热昏
rè hūn
犹发昏。谓神志不清或头脑发热。
- 昏昼
hūn zhòu
犹言日和夜。
- 通昏
tōng hūn
见“ 通婚 ”。
- 求昏
qiú hūn
见“ 求婚 ”。
- 昏作
hūn zuò
勤勉劳作。
- 昏钝
hūn dùn
1.和缓,不强烈。 《南史·范晔传》:“﹝ 范曄 ﹞撰《和香方》,其序之曰……又枣膏昏钝,甲煎浅俗,非唯无助于馨烈,乃当弥增于尤疾也。” 2.愚鲁,愚笨。 宋 李之彦 《东谷所见·择师》:“庸师固栖身之谋,一年復留一年;子弟乏开导之益,一日昏钝一日。及其长也,块然一物而已耳。” 3.用为谦词。指愚鲁之人。 宋 曾巩 《祭宋龙图文》:“维昏钝之少与,独绸繆而有素,泪淋浪而莫收,情忉怛而奚愬。” 4.指眼神模糊而迟钝。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她的眼睛也昏钝无光。”
- 重昏
zhòng hūn
1.亦作“ 重昬 ”。 谓思绪非常昏乱。《楚辞·九章·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昬而终身!” 王逸 注:“昬,乱也。言己不逢明君,思虑交错,心将重乱,以终年命。” 唐 王维 《宋进马哀辞》:“忽思瘞兮城南,心瞀乱兮重昏。” 明 归有光 《赵汝渊墓志铭》:“ 宋 失维城,宗沦于 朔 。哀哉重昏,鼎折覆餗。” 2.十分昏暗;愚昧。《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曜慧日於康衢,则重昬夜晓。” 李周翰 注:“言二比丘演説佛化,万物见明,如日照於道,重深昬暗之处,夜中亦晓。” 唐 刘禹锡 《大唐曹溪第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维如来灭后,中五百岁而 摩腾 、 竺法兰 以经来,华人始闻其言,犹夫重昬之见曶爽。” 明 宋濂 《题金书<法华经>后》:“盖将放如来之慧光,破众生之重昏也。” 3.指愚昧之人。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达人止是,独悟重昏。” 4.见“ 重婚 ”。
- 昏霿
hūn méng
天色晦暗。
- 昏鄙
hūn bǐ
愚昧鄙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