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旨
tí zhǐ
诗文命题的主旨。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但凡老师宿儒,经旨必然十分透彻,后生家专工四书,经义必然不精。如今到不要取四经整齐,但是有些笔资的,不妨题旨影响,这定是少年之辈了。”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此处点醒题旨,既突兀,又绵密,妙只五字束住。” 鲁迅 《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这比题旨更进了一步,说是连不能‘充腹’也不要紧的。”
- 矫旨
jiǎo zhǐ
假托帝王诏命。
- 赍旨
jī zhǐ
捧持圣旨。《西游记》第九回:“一见当驾官賫旨来宣,惶惧无任。”
- 邃旨
suì zhǐ
深刻的意义。
- 题旨
tí zhǐ
1.文章题目的意义、主旨 2.文艺作品主题的意义
- 纶旨
lún zhǐ
圣旨。
- 歧旨
qí zhǐ
歧义。
- 醇旨
chún zhǐ
淳厚甘美。
- 旨麾
zhǐ huī
调遣;指挥。
- 纤旨
xiān zhǐ
精微的道理。
- 释旨
shì zhǐ
佛教的宗旨。
- 睿旨
ruì zhǐ
圣人的意旨。后称皇帝的诏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然睿旨幽隐,经文婉约, 丘明 同时,实得微言。”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十二月》:“愿特降睿旨,今后监司规画事理可行,而诸州违戾不从者,重加之罪。”
- 旨蓄
zhǐ xù
贮藏的美好食品。
- 旨态
zhǐ tài
犹言意蕴神韵。 指音乐、诗文等的内容和表现形态。
- 御旨
yù zhǐ
圣旨。帝王的命令。亦以称上级的指示。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三:“鄙人面奉御旨,办理七七周年纪念。”
- 归旨
guī zhǐ
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