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隐
wú yǐn
1.没有隐瞒或掩饰。 2.没有隐士。 3.没有隐蔽,完全显露。
- 无策
wú cè
亦作“ 无筴 ”。没有计谋;没有办法。《管子·揆度》:“国之财物,尽在贾人,而君无筴焉。”一本作“ 无策 ”。《汉书·匈奴传下》:“ 周 得中策, 汉 得下策, 秦 无策焉。”《文献通考·钱币二》:“ 嘉定 二年,臣僚言曰:‘三界会子,数目滋多,称提无策。’” 金 元好问 《太原》诗:“古来全 晋 非无策,乱后清 汾 空自流。” 潘漠华 《晚上》:“他这样追寻着酒,是他可怜的无策的心,自知只能这样无理胡涂的度日了。”
- 能无
néng wú
反问语。 犹能不。《论语·子罕》:“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左传·襄公三十年》:“公子侈,大子卑,大夫敖,政多门,以介於大国,能无亡乎?” 明 刘基 《旅兴》诗之十:“人生非草木,能无感中情?”参见“ 能不 ”。
- 无营
wú yíng
无所谋求。
- 无点
wú diǎn
1.没有斑点或污点。 2.指没有雨滴。
- 无源
wú yuán
1.没有源头。 2.没有缘由。
- 无水
wú shuǐ
是对不喜欢喝水的一类人的称呼。
- 无章
wú zhāng
1.不分明;不张扬。《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赏罚无章,何以沮劝?” 孔颖达 疏:“章,明也。”《国语·晋语一》:“今夫以君为 紂 ,若 紂 有良子,而先丧 紂 ,无章其恶而厚其败。” 2.没有次序。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 叶圣陶 《四三集·一桶水》:“往来取水只是杂乱无章的一阵胡闹。”
- 无课
wú kè
不征赋税。
- 无舛
wú chuǎn
1.不相混杂。 2.没有误差。
- 无泥
wú ní
1.犹言无丸泥之固。谓难以固守。 2.不沾泥土。形容洁净。
- 无验
wú yàn
1.不灵;没有效果。 2.没有实证。
- 无问
wú wèn
1.不论。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煮胶》:“但是生皮,无问年岁久远,不腐烂者,悉皆中煮。” 清 曾国藩 《仁和邵君墓志铭》:“ 位西 性故戇直,往往面折人短……无问新故疏戚,贵贱贤否,一切蹙頞相绳,人不能堪。” 2.不提问题。 宋 王安石 《书<洪范>传后》:“为师则有讲而无应,为弟子则有读而无问。”
- 无易
wú yì
1.不要轻易。 2.正确不可改变。
- 无了
wú le
佛教语。佛家谓心无万物,无心可了,故曰“无了”。
- 贵无
guì wú
魏 晋 玄学的重要思想。 谓以“无”为天地万物的精神本原。本于《老子》:“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代表人物为 何晏 、 王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