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散
fēng sàn
1.谓如风消散。 《后汉书·刘陶传》:“今三郡之民皆以奔亡,南出武关,北徙壶谷,冰解风散,唯恐在后。” 2.风教散播。《晋书·文苑传·李充》:“泽洽而濡,化流风散,比屋同尘而人罔僭乱。” 3.风吹散。
- 爢散
mí sàn
粉碎。
- 散音
sàn yīn
弹奏弦乐器时,左手不按弦,仅以右手指弹弦,发出的空弦音,称“散音”。
- 杂散
zá sàn
杂乱零散。
- 瓦散
wǎ sàn
犹瓦解。谓崩溃,破败。
- 漫散
màn sàn
分散
- 雾散
wù sàn
1.喻消失净尽。 2.喻盛多、广泛。
- 散草
sàn cǎo
草书的一种。以散笔作草书,也称飞草。
- 荡散
dàng sàn
消失;毁败。 唐 冯贽 《云仙杂记·蜀中厚朴》:“ 蜀中 厚朴,若酒后采之,紫色荡散,用輒无力。”《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东京 汴州 开封府 界有个员外,年踰六旬,鬚髮皤然,只因不伏老,兀自贪色,荡散了一个家计。” 清 王夫之 《九昭》:“日长逝而不留兮,固荡散其匪今。”
- 散筹
sàn chóu
谓排列筹码以计数。
- 退散
tuì sàn
1.后退溃散;撤退疏散。 2.减退消散。
- 散杂
sàn zá
松散杂乱。
- 玉散
yù sàn
1.药散的美称。 2.比喻甘露。
- 饴散
yí sàn
饴盐和散盐。亦泛指盐。
- 霜散
shuāng sàn
指成霜状结晶的白色药末。
- 散送
sàn sòng
指送丧散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