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运动
zhèng zhì yùn dòng
指在一定时期为特定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领导有广大民众参加的运动。 如 英国 的宪章运动,我国的“五四”运动等。
- 政制
zhèng zhì
政治制度。
- 礼乐刑政
lǐ yuè xíng zhèng
指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等。
- 政刑
zhèng xíng
政令和刑罚。《左传·隐公十一年》:“君子谓 郑庄公 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新唐书·王缙传》:“ 大历 政刑,日以堙陵,由 縉 与 元载 、 杜鸿渐 倡之也。” 清 恽敬 《春秋说上》:“然而失政刑者,天下之共主也,天下不得不奉其所失之政刑。”
- 北京政变
běi jīng zhèng biàn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直系第三路总司令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曹锟,并联合奉系军阀张作霖,推段祺瑞为临时执政,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后因冯玉祥与张、段之间矛盾重重,不久爆发战争,冯被迫宣布下野。
- 五政
wǔ zhèng
1.五辰,五星。 2.五行之政。古代以五行分主四时,即指四时之政。 3.五项政治措施。 4.谓五常之政。
- 乱政
luàn zhèng
1.败坏政治。 2.腐败的政治。暴政。 3.治理政事。
- 蒲鞭之政
pú biān zhī zhèng
旧时称官吏宽厚仁慈
- 三头政治
sān tóu zhèng zhì
古代罗马共和国末期,三位有势力的人物结成的政治同盟。共两次。前一次由恺撒、庞培、克拉苏三人于公元前60年秘密结成,共同对抗元老院。后克拉苏死,恺撒与庞培发生内战,“前三头政治”结束。后一次由屋大维、安东尼和李必达三人于前43年公开结成,共同对付反对派。获胜后,三人划分了势力范围。后李必达被屋大维剥夺军权,屋大维与安东尼发生内战,前30年安东尼自杀,“后三头政治”结束。屋大维遂成为罗马最高统治者,建立罗马帝国。
- 罢政
bà zhèng
谓免除宰相职务。
- 政荡
zhèng dàng
政治动荡。
- 财政
cái zhèng
各级政府部门管理和调控资金财产的业务之一
- 宰政
zǎi zhèng
犹宰执。
- 政坛
zhèng tán
政界;政治领域
- 政治团体
zhèng zhì tuán tǐ
指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
- 反经行政
fǎn jīng xíng zhèng
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