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政党
cān zhèng dǎng
在中国,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各民主党派。 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它们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 党政军
dǎng zhèng jūn
党政军,男,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节目嘉宾,因为参加这个节目而在网络上走红。党政军是指党派、政府和军队的统称。
- 政党
zhèng dǎng
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集团进行政治活动的组织
- 官僚政治
guān liáo zhèng zhì
具有机能专业化、职务凭资格、行动按固定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
- 政治体制改革
zhèng zhì tǐ zhì gǎi gé
特指我国在政治体制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 传政
chuán zhèng
1.传授政权。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不知所贺,子之传政於 子玉 。” 2.指传扬于后世的政绩。《荀子·非相》:“ 五帝 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
- 懃政聚会
qín zhèng jù huì
元 代制度名。谓官员应勤于政事,按时到衙早聚。
- 政治任务
zhèng zhì rèn wu
政治任务指与政治有关的重大任务。
- 任政
rèn zhèng
1.执政。 2.指所担负的职责、政事。
- 交政
jiāo zhèng
谓大臣擅政,私与盟会以交接诸侯。
- 军事政变
jūn shì zhèng biàn
军事政变是指国家军队集团少数人通过密谋,用军事暴力手段等非正常途径实现权力转移的行为。
- 政事堂
zhèng shì táng
唐 宋 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 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 开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北宋 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 元丰 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太祖 登 正阳门 ,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 政事
zhèng shì
政府施政的事务
- 乐政
lè zhèng
有关音乐的事宜。
- 义政
yì zhèng
以义服人的政治。
- 政主
zhèng zhǔ
执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