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削藩政策
xuē fān zhèng cè
收回诸侯部分或全部权力。
- 铛脚政
chēng jiǎo zhèng
指德政。
- 选政
xuǎn zhèng
1.指铨选职官、提拔人才之事。 2.指编选乡试、会试中式试卷之事。 3.指编选文章的工作。
- 闇政
àn zhèng
昏暗的政治。
- 政躬
zhèng gōng
1.对执政首脑身体的尊称。犹尊体。 2.借指政务。
- 篡政
cuàn zhèng
篡夺政权。
- 布政
bù zhèng
1.施政。《左传·成公二年》:“《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史记·孝文本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 三国 魏 锺会 《檄蜀文》:“布政垂惠而万邦协和。” 2.布政使的省称。《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那 朱四府 乃 山东 人氏,父亲 朱布政 与 邵爷 却是同年。”参见“ 布政使 ”。
- 政界
zhèng jiè
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些社会成员的总体,即政治界
- 大陆封锁政策
dà lù fēng suǒ zhèng cè
法国拿破仑实行的反对英国的经济政治措施。1806年拿破仑多次颁令,禁止隶属于法国的各国同英国进行贸易,所有英国的货物和商船一律没收。这一政策造成法国及其盟国经济日益恶化,引起广泛不满,而英国经济并未瘫痪。1814年拿破仑战败后,大陆封锁政策被取消。
- 大棒政策
dà bàng zhèng cè
又称“实力政策”。 指用武力威胁别国的政策。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他认为对付别国的方法是:话可以说得好听些,但手中要拿着大棒,故名。后发展为“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胡萝卜”指给一些好处)。
- 政务院
zhèng wù yuàn
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在1954年9月以前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用此名称,后改称国务院。
- 政务
zhèng wù
政府的事务性工作;泛指行政事务
- 力政
lì zhèng
1.以武力为政,暴政。 2.努力于政事。 3.犹力征。谓以武力征伐。 4.力役之征。谓征人力以筑城垣道路。
- 罗刹政
luó chà zhèng
谓 隋 贝州 刺史 厍狄士文 之苛政。
- 遏制政策
è zhì zhèng cè
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
- 共政
gòng zhèng
共掌政事。《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端平二年》:“ 了翁 在朝凡六月,前后二十餘疏,皆当世急务。帝将引以共政,而忌者相与合谋排摈之,且言 了翁 知兵体国,乃命出视师。”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四节:“和 商 王一同掌握国家大权的还有其他一些大族的族长…… 商 王 盘庚 曾经对当时的贵族统治阶级讲话,指出他们的祖先和 商 的先王有‘胥及逸勤’的‘共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