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拙陋
zhuō lòu
愚陋;浅陋。
- 拙生
zhuō shēng
拙于生计,不善谋生。
- 拙着
zhuō zhe
谦称自己的著作。
- 散拙
sàn zhuō
谓禀性散漫粗疏。
- 拙袖
zhuō xiù
《史记·五宗世家》“﹝ 长沙定 王发 ﹞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溼贫国” 裴駰 集解引 汉 应劭 曰:“ 景帝 后二年,诸王来朝,有詔更前称寿歌舞。 定王 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迴旋。’帝以 武陵 、 零陵 、 桂阳 属焉。”后因以“拙袖”喻幅员狭小的邦国。《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先是 辽 欲过 鸭緑江 为界, 高丽 上表云:‘……归 汶阳 之旧田,抚绥敝邑;回 长沙 之拙袖,忭舞昌辰。’其参知政事 朴寅亮 之词也。 辽 主善之,遂寝其议。”
- 疏拙
shū zhuō
1.亦作“疎拙”。粗疏笨拙;粗略拙劣。 2.懒散笨拙。
- 麤拙
cū zhuō
粗糙拙劣。
- 拙浅
zhuō qiǎn
粗浅,浅陋。
- 钝拙
dùn zhuō
笨拙;愚笨
- 拙率
zhuō lǜ
粗率。
- 拙政
zhuō zhèng
拙于为政。亦用为谦词。
- 方拙
fāng zhuō
1.刚直而不知变通。 2.指方正朴拙,聪明不外露。
- 牵拙
qiān zhuō
草率庸拙。
- 野拙
yě zhuō
1.粗疏拙朴。 2.在野质朴之人。多用作自谦之词。
- 拙速
zhuō sù
谓用兵宁拙于机智而贵在神速。《孙子·作战》:“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杜牧 注:“攻取之间,虽拙于机智,然以神速为上。” 晋 张协 《杂诗》之七:“巧迟不足称,拙速乃垂名。”《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 侯景 闻臺军讨之,问策於 王伟 , 伟 曰:‘……兵贵拙速,宜即进军。’”
- 驽拙
nú zhuō
1.驽钝笨拙。隋 卢思道 《孤鸿赋》序:“才本駑拙,性实疎嬾。” 明 唐顺之 《陆慎斋先生寿序》:“即走虽駑拙无所树立于世,尚幸以山中餘力,因先生早岁之説,以上泝古人为学之大方。”《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第臣駑拙,不能事权贵,是以不获早覩天颜。” 2.指驽钝笨拙之人。 宋 司马光 《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序:“盖以 景仁 才力高逸,步骤絶羣,非駑拙所能追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