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投大海
shí tóu dà hǎi
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 卖身投靠
mài shēn tóu kào
出卖自己,投靠有权势的人。比喻丧失人格,甘心充当恶势力的工具。
- 投劾
tóu hé
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古代弃官的一种方式。
- 投刺
tóu cì
1.投递名帖。 2.留下名帖。表示解职告退。
- 投军
tóu jūn
旧时指投奔军队去当兵
- 投传
tóu chuán
投弃符信。 借指弃官,辞职。
- 投亲靠友
tóu qīn kào yǒu
词汇,指无法独立谋生而前去依靠亲友生活。
- 投之豺虎
tóu zhī chái hǔ
投:扔。指将坏人投饲豺虎。表示深恶痛绝。
- 义气相投
yì qì xiāng tóu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 不相投
bù xiāng tóu
1.不投合。 2.无法匹敌。
- 投下
tóu xià
元 朝诸王、驸马、勋臣所属的人户。 源于 辽 ,蒙古语称爱马。 元太祖 建 蒙古国 ,将被征服民分赐给诸弟、诸子、驸马、功臣;他们用兵中原和西域,又将俘虏带回草原,作为各自的私属,形成若干投下。投下人平时向领主纳赋服役,战时由领主率领出外作战。由于中原人不适应草原的生产和生活,投下领主又将俘虏寄留于各州县,派人管理。 元 朝陆续专设官府。无论是漠南北、中原、 江 南的人户,凡属某领主所有者,通称某投下或某位下,由领主世袭继承。漠南北投下事由领主自理;中原投下事由朝廷派官治理,由领主派达鲁花赤监收应纳五户丝(即每五户应向领主缴纳的一斤丝)。《辽史·地理志一》:“又以征伐俘户建州襟要之地,多因旧居名之;加以私奴置投下州。”《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三○九年荥阳洞林寺圣旨碑》:“军官每根底……各投下官人每根底、往来使臣每根底宣諭的令旨。”《元典章·圣政一·劝农桑》:“ 至元 七年二月钦奉皇帝圣旨,宣諭诸路府州司县达鲁花赤管军官管民官、诸投下官员军民诸色人等。”
- 千里投名,万里投主
qiān lǐ tóu míng,wàn lǐ tóu zhǔ
客套语。谓不辞路远,慕名前来投靠。《水浒传》第十一回:“ 林冲 道:‘三位头领容復: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 柴大官人 面皮,径投大寨入伙。’”
- 焦熬投石
jiāo áo tóu shí
焦熬:指在火上久烧变脆的东西。拿非常脆的东西去碰石头。比喻事情一定失败。
- 负薪投璧
fù xīn tóu bì
指 汉武帝 率群臣背柴草、沉玉璧以塞 黄河 瓠子 决口事。 见《史记·河渠书》。
- 投梭折齿
tóu suō zhé chǐ
投梭:用梭子掷人。 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
- 投胶
tóu jiāo
犹投漆。比喻情投意合。语本《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唐 杜甫 《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诗:“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 明 张居正 《寄胡剑西太史》诗之二:“投胶约在终相忆,附驥才慳却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