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敛手
liǎn shǒu
1.缩手。 表示不敢妄为。《史记·春申君列传》:“ 秦 楚 合而为一以临 韩 , 韩 必敛手。”《后汉书·虞延传》:“帝知 延 不私,谓 成 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於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 韦澳 为京兆尹,豪右敛手。” 2.拱手。表示恭敬。《世说新语·贤媛》“ 桓宣武 平 蜀 ,以 李势 妹为妾”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妒记》:“﹝郡主﹞见 李 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 五代 和凝 《江城子》词:“含笑整衣开绣户,斜敛手,下阶迎。”《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九年七月二十六日》:“惜夷服太觉不类……帽里每藏汗巾数条,见所尊者则摘帽敛手为礼。”
- 手把
shǒu bà
指扶手。
- 手教
shǒu jiào
1.亲自教育。 2.即手书。对来信的敬称。
- 险手
xiǎn shǒu
巧于作伪的人。唐 刘禹锡 《观市》:“冒良苦之巧言,斁量衡於险手。”
- 手罩
shǒu zhào
手持的风灯。
- 阁手
gé shǒu
手闲搁着。形容一事不做。《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既而 萧道成 兼总军国,布置心膂,与夺自专, 褚渊 素相凭附, 秉 ( 刘秉 )与 袁粲 阁手仰成矣。” 胡三省 注:“阁手者,高拱充位而无所为,两手若有所阁也。”
- 牌手
pái shǒu
持盾牌的兵卒。《水浒传》第九五回:“那两个牌手,直抢入怀里来,手舞蛮牌,飞刀出鞘,早剁倒 元兴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五年》:“教习牌手,申严军律。”
- 进手
jìn shǒu
收进,收入。
- 起手
qǐ shǒu
1.动手或下手。 2.起事;起义。 3.起头;开始。 4.特指着围棋时下第一子。 5.即稽首。出家人行敬礼。
- 校手
xiào shǒu
即校刀手。京剧《连环套》:“此马的主人,日间有三百名家丁,夜晚有五百名校手,不分昼夜,轮流看守此马。”参见“ 校刀手 ”。
- 背手
bèi shǒu
双手放在背后交叉握着。
- 掣手
chè shǒu
1.掣肘。 2.抽手;撒手。 3.举手。
- 手管
shǒu guǎn
笔。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禀启附·候文宗某》:“灿万花于手管,红飞杏苑之奇香。”
- 手集
shǒu jí
手稿。
- 过手
guò shǒu
经手.处理。如:他过手大量信件,没有一件差错。
- 执手
zhí shǒu
握手,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