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bó luó bēn ní sā zhàn zhēng shǐ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的一部历史著作。共八卷,专门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史事,止于公元前411年。按编年体记事,取材丰富、叙事严谨客观,为古希腊史学名著。
- 唐末农民战争
táng mò nóng mín zhàn zhēng
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后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 能争惯战
néng zhēng guàn zhàn
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善于作战。
- 高卢战争
gāo lú zhàn zhēng
公元前58-前51年间,罗马驻高卢(内高卢)的总督恺撒,对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高卢(外高卢,相当今法国、比利时等地)进行的征服战争。恺撒征服高卢后,在政治、军事上的势力大增,为他后来成为罗马独裁者奠定了基础。
- 龙争虎战
lóng zhēng hǔ zhàn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
- 百年战争
bǎi nián zhàn zhēng
- 北伐战争
běi fá zhàn zhēng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Army War] 1926-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进行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简称北伐
- 战争罪
zhàn zhēng zuì
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或惯例。
- 阿亚库乔战役
ā yà kù qiáo zhàn yì
南美独立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1824年12月9日,在秘鲁阿亚库乔平原,玻利瓦尔的部将苏克雷率军与西班牙主力部队展开激战,西军虽然占有地形和兵力上的优势,但却遭到围歼。此役后,秘鲁全境解放。
- 四战之国
sì zhàn zhī guó
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 非正义战争
fēi zhèng yì zhàn zhēng
侵略战争;奴役别国人民的战争
- 战时共产主义
zhàn shí gòng chǎn zhǔ yì
又称“军事共产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为粉碎国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发动的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特殊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1918年开始实施。主要内容包括:实行战时总动员;实行粮食等农产品的征购制度;实行全部工商业的国有化,禁止私人贸易;实行义务劳动制和食堂免费就餐。1921年为新经济政策所代替。
- 不战而胜
bù zhàn ér shèng
不经过战斗,就获得胜利,多指通过外交手段或者计谋获得胜利。
- 不战自溃
bù zhàn zì kuì
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
- 第三野战军
dì sān yě zhàn jūn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 由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新四军大部和山东八路军一部发展而成。1945年10月和11月分别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三野战军。曾参与发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整个华东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1950年4月,第三野战军番号被撤销,8月并入华东军区。
- 统一战綫
tǒng yī zhàn xiàn
几个阶级或几个政党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结成的联盟。如: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国际统一战线等。亦省称“ 统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