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辞
jí cí
古文辞中的促急之词。常省文,有时隐含斥责之意。与“缓辞”相对。《穀梁传·成公七年》:“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不言日,急辞也,过有司也。” 范宁 注:“辞中促急,不容日。”《穀梁传·成公十五年》:“ 晋侯 执 曹伯 归于京师。以 晋侯 而斥执 曹伯 ,恶 晋侯 也。不言之,急辞也,断在 晋侯 也。”《穀梁传·定公十五年》:“戊午,日下稷乃克葬。乃,急辞也,不足乎日之辞也。”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十三章三》:“在己为形,被物为著。己之感物曰动,物之应感曰变。六‘则’字皆为急辞,而‘形则著,动则变’二层,尤是一串事。”
- 急涧
jí jiàn
湍急的涧水。
- 急疾
jí jí
1.快速;急切。 2.指紧要之事。 3.谓性情褊急。
- 急放
jí fàng
绞盘上用来急速松缆的锥形部
- 疾急
jí jí
1.急速;快速。 2.紧急的事。
- 阨急
è jí
困厄危急。
- 横急
héng jí
急剧。
- 急足
jí zú
1.指急行送信的人。 2.拘捕案犯的捕快。
- 谨急
jǐn jí
谨严急刻。
- 急痛
jí tòng
剧烈悲痛。
- 急激
jí jī
1.激进。梁启超 《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二:“即前此为秘密之阴谋,今此为堂堂正正之要请也;前此主动者为极端急激无势力之青年,今此主动者为老成持重有位望之各地方议会代表人也。” 2.疾速猛烈。 叶圣陶 《金耳环》:“从七千尺的高空掉下一个炸裂弹,正落在这新掘的壕沟里。轰然一声,土块同铁片急激地四面飞射。” 3.犹湍急。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五章:“ 石寮溪 的水流是急激的。”
- 惊急
jīng jí
因意外的刺激而过分紧张;惊慌着急
- 急杵
jí chǔ
1.急促的捣衣声。 2.指急速挥动的捣衣杵。
- 负急
fù jí
见“ 负极 ”。
- 险急
xiǎn jí
凶险紧急
- 急水
jí shuǐ
指常水或酸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