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躁不安
jí zào bù ān
激动,不冷静。
- 不急
bù jí
1.不切需要。 《战国策·秦策三》:“ 吴起 为 楚悼 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壹 楚国 之俗。”《汉书·昭帝纪》:“日者省用,罢不急官。” 颜师古 注:“非要职者。” 2.不急速。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二:“矮小而瘦削的他,在演讲时总是把眼睛闭着的,让他那颇有涩味的声音不急不徐地流出。”
- 情急之下
qíng jí zhī xià
形容非常紧急,没来得急半点思索,就草率做出决定,多用于贬义。
- 上急
shàng jí
急忙。
- 急三火四
jí sān huǒ sì
〈方〉形容非常匆忙
- 人有三急
rén yǒu sān jí
多用来指排泄、饮食等问题。
- 急三台
jí sān tái
唐 时一种节拍急促的曲调名。
- 三急
sān jí
三急通常说法是“内急”“性急”“心急”。
- 一时缓急
yī shí huǎn jí
缓急:危急之事。暂时有了困难,急需帮助。
- 远行无急步
yuǎn xíng wú jí bù
谓走远路者无须匆忙于一时。
- 急管繁絃
jí guǎn fán xián
形容节拍急促,演奏热闹的乐奏。唐 白居易 《忆旧游》诗:“脩娥慢脸灯下醉,急管繁絃头上催。”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画船载酒 西湖 好,急管繁絃,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赏春》:“怜国色,笑嫣然,仙郎自合挟嬋娟,也何劳急管繁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南园 赋诗云:‘急管繁絃子夜声,宫商强半不分明。’”亦作“ 急竹繁丝 ”。 宋 翁卷 《白紵词》:“急竹繁丝互催逼, 吴 娘娇浓玉无力。”
- 急章拘诸
jí zhāng jū zhū
见“ 急张拘诸 ”。
- 急风骤雨
jí fēng zhòu yǔ
急剧的风雨。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 相煎益急
xiāng jiān yì jí
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 少腹急结
shǎo fù jí jié
病证名,下腹部急迫痉挛,或痛或胀的表现。
- 急急煎煎
jí jí jiān jiān
焦急貌。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三折:“这些时急急煎煎向后园中到处搜寻遍,险闹了那一座森罗殿。”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我是个诗坛酒社文章士,不比那狗党狐朋恶少年,可着我急急煎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