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志
liú zhì
留心记住;留意。
- 诡志
guǐ zhì
违背心愿。
- 志诚
zhì chéng
诚实;用情专一。
- 诗无达志
shī wú dá zhì
诗的涵意具有宽泛性和某种不确定性,或者说诗歌的审美意象具有多义性。
- 诏志
zhào zhì
谓教导立身养志。
- 词志
cí zhì
言词和心志。
- 德意志意识形态
dé yì zhì yì shí xíng tài
- 志识
zhì shí
思想意识;见解。
- 记志
jì zhì
犹留念。
- 志记
zhì jì
指史书中的志和记。
- 讬志
tuō zhì
寄托情志。
- 志计
zhì jì
心计;谋划。
- 誓志
shì zhì
发誓立志。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摄摩腾》:“ 腾 誓志弘通,不惮疲苦,冒涉流沙,至乎 雒邑 。”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玄冲登华山莲花峰》:“既及峯三分之一,则劣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 宋 王禹偁 《授节度使左金吾卫上将军制》:“当年誓志,一万户之侯封;絶塞立功,五十营之兵事。”
- 言志
yán zhì
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 去文 不才,亦有两篇言志奉呈。”
- 奋志
fèn zhì
1.奋发的心志。 2.振奋志气。
- 观志
guān zhì
观察其心志。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郑伯 享 赵孟 于 垂陇 …… 赵孟 曰:‘七子从君,以宠 武 也。请皆赋,以卒君貺, 武 亦以观七子之志。’” 晋 干宝 《晋纪·世祖武皇帝》:“ 泰始 四年二月,上幸 芳林园 ,与羣臣宴,赋诗观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春秋 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