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定系数法
dài dìng xì shù fǎ
- 待定
dài dìng
一是指替代,取代,代用,或代理人,代用品,,代替者的意思。二指等待决定,即还未决定的事,要等合适的时机或因素才决定。
- 安眉待眼
ān méi dài yǎn
见“ 安眉带眼 ”。
- 待时守分
dài shí shǒu fèn
待:等待;时:时机;分:本分。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
- 守待
shǒu dài
等待。
- 待字
dài zì
指女子尚未许配人;字:许嫁
- 姑待酒
gū dài jiǔ
亦称“嚼酒”,为高山族的传统饮料,流行于台湾西南沿海地区。
- 待年妇
dài nián fù
含义是指到婆家等待成婚的女子。
- 待好
dài hǎo
就要;将要。
- 推诚相待
tuī chéng xiāng dài
诚:相信。指以真心诚意与他人相处。
- 待试
dài shì
1.等待使用;等待任用。 《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詘。” 杨倞 注:“试,用也。詘,服也。” 宋 杨亿 《君可思赋》:“亦怀材而待试兮,将乘时而奋庸。” 2.等待考察;等待试用。 宋 晁补之 《上皇帝论北事书》:“凡所以必待试而后可用者,特不敢以能之於平居无事而信其用之於仓卒扰攘也。” 3.等候考试。《宋史·选举志一》:“待试京师者恒六七千人,一不幸有故不应詔,往往沉沦十数年。”
- 待诏
dài zhào
1.等待诏命。 《文选·扬雄<甘泉赋>序》:“ 孝成帝 时,客有荐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 张铣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明经思待詔,学剑觅封侯。” 清 惠士奇 《送蒋树存之官馀庆》诗:“待詔吾留 金马门 ,修书君上 南薰殿 。” 2.官名。 汉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诏公车,其特异者待诏 金马门 ,备顾问,后遂以待诏为官名。《汉书·王莽传中》:“ 莽 诛灭待詔,而封告者。” 唐 有翰林待诏,负责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等事。后改为翰林供奉。 明 清 翰林院属官有待诏,秩从九品,掌校对章疏文史,为低级事务官。 3.待命供奉内廷的人。 唐 代不仅文词经学之士,即医卜技术之流,亦供直于内廷别院,以待诏命。因有医待诏、画待诏等名称。 宋 元 时对手艺工匠尊称为待诏,本此。《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裱褙铺里﹞ 璩待詔 问:‘府干有何见諭?’虞候道:‘无甚事,閒问则个。’”《水浒传》第四回:“ 智深 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见三个人打铁。 智深 道:‘兀那待詔,有好钢铁么?’”《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看那娘子,正与浇蜡烛待詔説话。” 4.旧时农村里称理发师为“待詔”。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二章:“ 楚用 几个人早都交卷完毕,在理发室找待诏梳了发辫。”
- 誉必待试
yù bì dài shì
谓被赞誉的人必须经过检验。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吾之於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三论》:“丞相始拜而封,非典也。夫封必以功,不闻以位。
- 待女
dài nǚ
兰花的别名。旧题 元 伊世珍 《瑯嬛记》卷上引《采兰杂志》:“兰待女子同种则香,故名待女,待女花,宜男草,是絶对也。”
- 奄奄待毙
yǎn yǎn dài bì
呼吸微弱的样子
- 要待
yào dài
1.犹言要等。 清 李渔 《意中缘·毒饵》:“你不见堂前冷柩暴露未收,要待我数茎残骨,共委荒坵。” 2.待要;想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我要待不説,又对不起你;要待説了出来,一则怕你不信,二则怕你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