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彻
píng chè
1.谓词气平和而说理透彻。 2.犹言常轨。
- 彻头
chè tóu
犹到头;尽头
- 彻夜长谈
chè yè cháng tán
两个人说了一晚上话。隐喻:志同道合,谈话投机。
- 通天彻地
tōng tiān chè dì
①形容本领十分高强。②从天到地,到处。
- 通前彻后
tōng qián chè hòu
从开头到结尾。 全部,整个。
- 减彻
jiǎn chè
犹裁减。
- 标俊清彻
biāo jùn qīng chè
形容男子容貌。
- 为人为彻
wèi rén wèi chè
指帮助人要帮助到底。
- 谎彻梢虚
huǎng chè shāo xū
扯谎支吾。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有 郑州 周舍 ,与孩儿作伴多年,一个要娶,一个要嫁,只是老身谎彻梢虚,怎么便肯?”
- 彻朗
chè lǎng
犹清明。指心地清净光明。彻,同“ 澈 ”。
- 省彻
shěng chè
裁减。彻,通“ 撤 ”。
- 彻底
chè dǐ
1.通透到底。 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 2.形容水清见底
- 格天彻地
gé tiān chè dì
感天动地。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此種精誠,格天徹地,嘔血剖心,能與 龍比 並忠, 曾 閔 齊孝。”
- 彻县
chè xiàn
亦作“ 彻悬 ”。 古代君王或卿大夫遇有灾患疾病,即撤去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表示不敢贪图逸乐。《礼记·丧大记》:“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墨子·七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已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 胡三省 注:“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乐。”《清史稿·高宗纪二》:“戊子,詔以五月朔日食,行在彻悬,斋戒。”参见“ 彻乐 ”。
- 减膳彻悬
jiǎn shàn chè xuán
减少肴馔和停奏音乐。 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往往以此表示自责。《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以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侧身修道。” 胡三省 注:“古者,天子膳用六牲,具马、牛、羊、犬、豕、鸡。诸侯膳用三牲。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悬。”
- 云彻雾卷
yún chè wù juàn
犹言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