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飨帝
xiǎng dì
祭祀天帝。 饗,通“ 享 ”。
- 櫱帝
niè dì
以木櫱为天帝之形。
- 梵帝
fàn dì
指佛。
- 帝藉
dì jiè
天子象征性的亲耕之田。
- 帝姻
dì yīn
皇帝的姻亲。犹外戚。
- 简在帝心
jiǎn zài dì xīn
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 梓潼帝君
zǐ tóng dì jūn
道教神名。 相传名 张亚子 ,居 蜀 中 七曲山 ,仕 晋 战死,后人立庙祀之。
- 玄卿大帝
xuán qīng dà dì
指道教所奉的 玄武神 。
- 帝华
dì huá
京华,京都。
- 十帝
shí dì
1.指两 汉 的十余位皇帝。 “十”,取其成数。 汉 王充 《论衡·宣汉》:“且 孔子 所谓一世,三十年也。 汉 家三百岁,十帝耀德,未平如何?”《文选·鲍照<升天行>》:“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 李善 注:“十帝两都,俱谓 汉 也。” 2.泛指后世的十位皇帝。 唐 崔涂 《读<庾信集>》诗:“四朝十帝尽风流, 建业 长安 两醉游。”
- 帝匹
dì pǐ
皇帝的配偶。 指皇后。
- 诃利帝母
hē lì dì mǔ
梵语译音。 意译为暴恶。即 鬼子母神 。原为凶神,后为育子、安产、维护佛法之神。
- 刹帝利
shā dì lì
梵语的音译。 亦省称“ 刹利 ”。古 印度 第二族姓,掌握政治和军事权力。为世俗统治者。
- 侍帝晨
shì dì chén
道家称侍奉天帝的仙官、侍从。晨,通“ 宸 ”,帝居。
- 二皇帝
èr huáng dì
一个朝代的第二代皇帝
- 二帝
èr dì
1.指 唐尧 与 虞舜 。《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 唐 孔颖达 疏:“此 禹 能以文德教命布陈於四海,又能敬承 尧 舜 ,外布四海,内承二帝,言其道周备。” 宋 范仲淹 《明堂赋》:“暨二帝之述焉,合五府而祭矣。” 明 袁宏道 《志别种山阁作》诗:“作用笑三家,功德卑二帝。” 2.指 晋怀帝 与 晋愍帝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二帝失尊,山陵无所。” 吕向 注:“二帝谓 愍 怀 。 怀帝 为 刘曜 所虏, 愍帝 为 刘粲 所虏。” 3.指 宋徽宗 与 宋钦宗 。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三十一年十月》:“八陵废祀,可胜抔土之悲;二帝蒙尘,莫赎终天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