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武帝
hàn wǔ dì
(前156-前87)即“刘彻”。西汉皇帝。汉景帝子。公元前140年继位。在位期间颁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国势力。又设置十三部刺史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曾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曾命卫青、霍去病率军进击匈奴,获大胜。
- 青玄帝
qīng xuán dì
即 青玄九阳上帝 。
- 子皇帝
zǐ huáng dì
即儿皇帝。指在异族统治者控制下的傀儡皇帝。
- 帝枝
dì zhī
帝王的宗族。
- 帝座
dì zuò
1.帝王的座位。晋 陆机 《辩亡论上》:“旋皇舆於夷庚,反帝座乎紫闥。” 2.亦作“ 帝坐 ”。古星名。属天市垣。即武仙座α星。 战国 甘德 石申 《星经》:“帝座一星在市中,神农所贵,色明润。”《后汉书·襄楷传》:“荧惑入太微,犯帝坐。” 宋 王安石 《和吴冲卿集禧斋词》:“帝坐遥临物,星图俯映人。” 清 龚自珍 《夜坐》诗:“一山突起邱陵妬,万籟无言帝坐灵。”
- 帝禋
dì yīn
谓对天帝的祭祀。
- 揭帝
jiē dì
亦作“ 揭諦 ”。佛教语。护法神之一。
- 帝阁
dì gé
天帝或帝王所居的殿阁。
- 帝籍
dì jí
1.皇室的谱录。 2.皇室所藏的图书典籍。 3.见“帝藉”。
- 赤帝
chì dì
1.即炎帝神农氏。 2.指神农氏一系的帝王。 3.即祝融氏。后世以为火神。 4.“赤帝子”的简称。 5.见“赤熛怒”。
- 配帝
pèi dì
配祭于天帝。
- 火帝
huǒ dì
1.古代所谓五方天帝之一的赤帝,掌南方,司火,司夏。 2.相传远古时代五帝之一的炎帝。
- 泰帝
tài dì
传说中的古帝名。即 太昊 伏羲氏 。
- 帝闲
dì xián
皇帝的马厩。
- 帝统
dì tǒng
帝王的统绪。指帝位。
- 帝车
dì chē
1.即北斗星。《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 唐 李白 《闻李太尉出征东南》诗:“帝车信廻转,河汉復纵横。” 清 钱谦益 《新阡八景·石城开障》诗:“错列垣墻天市近,縈廻阁道帝车行。” 2.帝王所乘之车。 唐 苏颋 《奉和圣制途次旧居》:“府吏趋神扆,乡耆捧帝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