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酒
shān jiǔ
山村所酿之酒。
- 山猺
shān yáo
旧时对山区瑶族的蔑称。
- 石山
shí shān
1.岩石积成的山。 2.传说中的山名。 3.状如山石的花纹。
- 山岑
shān cén
山峰。
- 風山
fēng shān
1.谓如风吹山。 《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扬袂风山,举袖阴泽。” 张铣 注:“言侍从众,扬其衣袂,动山上草木,如风吹山也。举袖则蔽川泽,乃成其阴矣。” 2.古代传说中的山名。山有穴,风从中出,故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 风山 之首方高三百里,风穴如电突深三十里,春风自此出也。” 3.山名。在今 山西省 吉县 附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水 南逕 北屈县 故城西,西四十里有 风山 ,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
- 山鲊
shān zhǎ
指腌制的野味。
- 落山
luò shān
指太阳下山。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子夜>和国货年》:“明明还只是子夜,而居然以为天已经大亮了,甚至于太阳又要落山了。” 赵树理 《套不住的手》:“ 陈秉正 老汉从吃过早饭起程,直走到太阳快落山才到。”
- 玄山
xuán shān
古代传说产嘉禾的山
- 山背
shān bèi
1.山后。 2.山脊。
- 山户
shān hù
山中的人家。
- 山桃
shān táo
野生桃树。亦称其果实。
- 山殿
shān diàn
1.寺观庙宇的殿堂。南朝 梁 庾肩吾 《乱后经夏禹庙》诗:“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隆。” 唐 钱起 《宴郁林观张道士房》诗:“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鐘清。” 唐 温庭筠 《宿一公精舍》诗:“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 2.古代宗庙的建筑之一。供奉皇后的配殿。《宋史·礼志十二》:“ 政和 三年,奉安 哲宗 神御於 重光殿 。 昭怀皇后 神御殿成,詔名正殿曰 柔仪 ,山殿曰 灵娭 。”《宋史·礼志十二》:“皇太后崩,三省请奉安神御于 治隆殿 ,以遵 元祐 初詔。復以御史 刘极 之言,特建原庙,庙成,名神御殿曰 徽音 ,山殿曰 寧真 。”
- 山楼
shān lóu
1.山间楼房。 2.高楼。 3.临时搭建的彩饰楼棚。
- 智山
zhì shān
佛教语。比喻超妙的大智慧。
- 山郊
shān jiāo
远山郊野。
- 山房
shān fáng
1.山中的房舍。 2.山中的寺宇。 3.山中的书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