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骂山门
mà shān mén
〈方〉谩骂;骂
- 稽山子
jī shān zǐ
鸡的别称。
- 浚稽山
jùn jī shān
古山名。 约在今 蒙古人民共和国 土拉河 、 鄂尔浑河 上源以南一带。
- 石峰山
shí fēng shān
石峰山又称石蜂山,位于大麦屿街道石峰村。
- 山查糕
shān zhā gāo
用山楂果实为主要原料熬制成的糕,红色,味甜酸。
- 梵山
fàn shān
《法华玄赞》四载,“ 陈思王 登 渔山 ,闻巖岫诵经,清婉遒亮,远谷流响,遂拟其声,而製梵唄。”后以“梵山”泛指有佛寺之山。
- 山畲
shān shē
山中田地。
- 山窜
shān cuàn
逃藏于山中。
- 山趺
shān fū
山脚。
- 山隘
shān ài
山脉中的隘口和小山口,泛指山间险要的地方
- 山栖
shān qī
1.亦作“山栖”。谓居于山中。 2.见“山栖”。
- 山烧
shān shāo
犹山火。 山中草木焚烧而燃起的火。
- 山巢
shān cháo
山中巢穴。
- 蒋山
jiǎng shān
即 钟山 。又名 紫金山 ,在 江苏省 南京市 东北。 汉 末有 秣陵 尉 蒋子文 逐盗死于此, 三国 吴 孙权 为立庙于 钟山 ,因改称 蒋山 。见《初学记》卷八引《丹阳记》。
- 连山
lián shān
1.古《易》名。《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於山,故名《易》为《连山》。” 唐 韩愈 《毛颖传》:“﹝ 蒙恬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罗惇曧 《文学源流·三代以上文学》:“《连山》、《归藏》,简编并没。” 2.连绵的山岭。 南朝 梁 吴均 《至湘洲望南岳诗》:“重波沦且直,连山纠復纷。” 唐 王维 《终南山》诗:“ 太乙 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宋 苏辙 《同王适赋雪》:“重楼复閤烂生光,絶涧连山漫不见。” 3.满山。 唐 卢纶 《春日卧病示赵季黄》诗:“黄埃满市图书贱,黑雾连山虎豹尊。” 清 王凯泰 《台湾杂咏》:“好竹连山觉笋香,马蹄入市许先尝。” 4.见“ 连山眉 ”。
- 山葱
shān cōng
1.见“山葱”。 2.亦作“山葱”。生于山地的野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