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虻负山
wén méng fù shān
比喻力弱者担重任,难以信任。语本《庄子·应帝王》:“其於治天下也,猶涉海鑿河,而使蚉負山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況長生之事,世所希聞乎!望使必信,是令蚊虻負山,與井蟇論海也。”
- 劈山救母
pī shān jiù mǔ
劈山救母是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之一。华山的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被截成三节。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七尺高三百多斤重的月牙铁斧。相传,这就是当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巨石叫“斧劈石”;铁斧叫“开山斧”。有同名越剧、同名秦腔、同名连环画等作品。
- 山岳崩颓
shān yuè bēng tuí
比喻王朝覆亡。
- 梯山栈谷
tī shān zhàn gǔ
指凿梯、修栈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险阻。
- 爬山越岭
pá shān yuè lǐng
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 永阳山
yǒng yáng shān
清朝时平定州盂县的田嵩年,在道光年间曾到中庄访友,游览了永阳山的五祖庙,对永阳山秀丽的景色大加赞美。
- 山神爷
shān shén yé
方言。 老虎的讳称。
- 山踯躅
shān zhí zhú
杜鹃花的别称。
- 爬山虎
pá shān hǔ
一种生于中国和日本的木质藤本植物,叶子裂,通常用来攀盖墙壁和遮荫
- 缑山
gōu shān
即 缑氏山 。指修道成仙之处。
- 山羞
shān xiū
野味。
- 崇山
chóng shān
1.高山。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崇山矗矗,巃嵸崔巍。” 晋 陆机 《从军行》:“深谷邈无底,崇山鬱嵯峨。”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七章:“大地虽大,崇山大河虽多,深林邃谷虽奥,不数百年皆化为都邑焉。” 2.引申为崇高,巨大。《晋书·慕容垂载记》:“宜述修前规,终忠贞之节,奈何弃崇山之功,为此过举!” 3.山名。相传 舜 放 驩兜 之处。《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 孔颖达 疏:“盖在 衡岭 之南也。”按,据 清 王夫之 《孟子稗疏》、 王鸣盛 《蛾术编》卷四六,当在 唐 驩州 境内, 泗城 之南(今 广西 凌云县 和 西林县 一带)。 唐 沉佺期 《从崇山向越常》诗“朝发 崇山 下,暮坐 越常 阴”,即其处。旧说或谓在今 湖南 大庸县 境,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 南朝 宋 盛弘之 《荆州记》及《通典·州郡十三》。 4.山名。即 嵩山 。《国语·周语上》:“昔 夏 之兴也, 融 降于 崇山 。” 韦昭 注:“ 融 , 祝融 也。 夏 居 阳城 , 嵩高 所近。” 5.山名。 狄山 的异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歷 唐尧 於 崇山 兮,过 虞舜 於 九疑 。”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揖 曰:“ 崇山 , 狄山 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山海经》曰:‘ 尧 葬 狄山 之阳。一名 崇山 。’”
- 山陂
shān bēi
山坡;指山和水;山间水池
- 山樱
shān yīng
山中樱桃花。夏四、五月间开花,花白色或略带红色。
- 山霤
shān liù
见“ 山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