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父
shān fù
尧 时隐士 巢父 的别称。
- 山情
shān qíng
为山中景物所引起的情趣。
- 砚山
yàn shān
砚台的一种。 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
- 山环
shān huán
犹山坳。
- 山杯
shān bēi
以竹节、葫芦等制作的粗陋饮器。
- 山枕
shān zhěn
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等制作,中凹,两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 山贼
shān zéi
据山立寨或出没于山林的盗贼。
- 歕山
pēn shān
吹动山岳。喻气势盛大。
- 拔山
bá shān
1.比喻力大。 2.比喻极其困难。
- 郊山
jiāo shān
道教语。指人的两眉之间。
- 华山
huà shān
山名。五岳之一。在 陕西省 华阴市 南,北临 渭河 平原,属 秦岭 东段。又称 太华山 。古称“西岳”。有 莲花 (西峰)、 落雁 (南峰)、 朝阳 (东峰)、 玉女 (中峰)、 五云 (北峰)等峰,为游览胜地。
- 研山
yán shān
砚台的一种。利用山形之石,中凿为砚,砚附于山,故名。
- 山䌷
shān chōu
用野蚕丝制成的绸子。
- 山额
shān é
1.山顶。 2.额头。
- 文山
wén shān
极言文件之多。
- 山王
shān wáng
1.晋 山涛 和 王戎 的并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作《五君咏》,述竹林七贤,以 山涛 、 王戎 显贵而不予列入。见《宋书·颜延之传》。 唐 李德裕 《仆射相公偶话旧唱和诗凄然怀旧辄献此诗》:“ 延年 如有作,应不用 山 王 。” 宋 梅尧臣 《依韵四和正仲》:“ 嵇 阮 当时无俗虑, 山 王 虽贵亦能陪。” 元 熊与龢 《木平饲龙亭次韵方巨山》:“由来清调须吾辈,幸不 山 王 愧五君。” 2.旧指瑶族头领。 元 无名氏 《招捕总录》:“ 延祐 三年三月, 德庆路 猺 蛮叛,既而令山主 五世禄 、山王 李伯达 招降 圆麻山 猺 人 盘郎梗 、 盘古缀 、 王穷肠 等出官。” 3.指老虎。《小五义》第六一回:“ 卢珍 説:‘急速找树,不然山王一到,就没处躲避了。’……正説话间,就见那只猛兽走动,蹿山跳涧,直奔前来了。” 4.指山神。《五灯会元·临济宗·护圣居静禅师》:“颯颯清风来入室,山王土地暗中忙。”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外扮山神上]……土地何在?[末扮土地上]禀上山王,有何分付?” 5.佛教语。最高的山。《佛说无量寿经》卷五:“智慧如大海,三昧如山王。” 唐 李华 《东都圣禅寺无畏三藏碑》:“灌顶在昔,声闻现今,山王高妙,海月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