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鹄山
hú shān
黄鹄山 的省称。即今 武汉市 蛇山 。鵠,通“ 鹤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鵠山 东北对 夏口城 , 魏 黄初 二年, 孙权 所筑也。” 明 丁鹤年 《题奚仲英进士鹄山书堂》诗:“已为蟾闕彦,仍就 鵠山 居。”
- 阂山
hé shān
为山所阻隔。
- 山际
shān jì
1.山边。 2.山中;山间。
- 山柰
shān nài
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地下茎块根状,有香气,可入药,也可作香料。原产 印度 ,我国 台湾 、 两广 、 云南 等地均有栽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山柰》:“山柰生 广 中,人家栽之。根叶皆如生薑,作樟木香气。土人食其根如食薑。”
- 山豪
shān háo
指势力较大的山居部族。
- 山笼
shān lóng
盛茶叶果品之类山货的竹器。
- 山府
shān fǔ
1.山中的住宅。 2.山区州府。
- 山汉
shān hàn
山区男子。
- 镇山
zhèn shān
一地区内的主山。古称 扬州 的 会稽山 、 青州 的 沂山 、 幽州 的 医无闾山 、 冀州 的 霍山 为四镇,故称这些山为“镇山”。又因《周礼·春官·大司乐》将四镇与五岳并举,故亦称五岳为镇山。有祭祀四镇之制,表示安定四方。
- 山牀
shān chuáng
1.山野之人所用的床。 唐 周贺 《寻北冈韩处士》诗:“相过值早凉,松帚扫山牀。” 前蜀 贯休 《寄匡山大愿和尚》诗:“梦歷山牀闻鹤语,吟思海月上沙汀。” 2.指压酒的槽床。 明 杨慎 《春日过山家》诗:“山床压春酒,滴作涧泉声。”
- 山穴
shān xué
山洞。
- 旧山
jiù shān
1.故乡;故居。 2.旧茔。
- 山根
shān gēn
山脚;中国相术“十三部位”之一。即鼻梁。
- 山眉
shān méi
如眉的山形。
- 蛩山
qióng shān
古山名。
- 山思
shān sī
1.山居的情思。 2.山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