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怪
shān guài
山中怪物,如山魈之类。
- 巫山
wū shān
1.战国宋玉《高唐赋》序:“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 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臺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之立庙,号曰朝云。”后遂用为男女幽会的典实。 2.山名。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
- 排山
pái shān
推开山岳。 极言势大力猛。
- 山气
shān qì
1.山中的云雾之气。 2.山中气候;山中空气。
- 山形
shān xíng
山的形态;山势。
- 山乌
shān wū
鸦的一种。 翼暗灰色带绿紫光,常成群,营巢树上。
- 山扉
shān fēi
山野人家的柴门。
- 血山
xuè shān
吴楚材编写的一篇文章
- 枕山
zhěn shān
谓垫得很高的枕头。
- 还山
hái shān
1.致仕;退隐。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末自 夏汭 ,固乞还山。权憇 汝南县 境,固非息心之地。”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再拜谢不敏,早晚乞还山。” 清 汪懋麟 《九月十三日还山》诗之一:“幸遂还山愿,萧然去国轻。” 2.方言。山区人称死后葬于山上。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六:“有人劝这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六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得人送你还山?’”
- 山岙
shān ào
山间平地。
- 渎山
dú shān
岷山 的古称。在今 四川省 北部。
- 衡山
héng shān
1.山名。一名 岣嵝山 ,又名 霍山 ,古称 南岳 ,为五岳之一。位于 湖南 中部,有七十二峰,以 祝融 、 天柱 、 芙蓉 、 紫盖 、 石廪 五峰为最著。 祝融峰 海拔一二九○米,可俯瞰群山,观赏日出。山上名胜古迹很多,为旅游休养胜地。相传 舜 南巡和 禹 治水都到过这里。历代帝王南岳祀典,除 汉武帝 迁祀 安徽 潜山 外,均在此山。 2.山名。《左传·襄公三年》:“ 楚 子重 伐 吴 ,为简之师。克 鳩兹 ,至于 衡山 。” 杜预 注:“ 衡山 ,在 吴兴 乌程县 南。” 杨伯峻 注:“ 衡山 ,亦 吴 地, 高士奇 《地名考略》则谓为 当涂县 东北六十里之 横山 。” 3.山名。北极之山。《吕氏春秋·求人》:“北至 人正 之国, 夏海 之穷, 衡山 之上。” 高诱 注:“ 衡山 者,北极之山也。”
- 山硖
shān xiá
山峡。
- 践山
jiàn shān
犹登山。
- 山意
shān yì
山的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