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草
shān cǎo
1.山中的草。 2.犹言山野草莽。借指在野未仕。
- 鞋山
xié shān
即 江西 九江 大孤山 的别称。山形似鞋,故称。
- 泽山
zé shān
山林与川泽。
- 岏山
wán shān
古山名。
- 山邮
shān yóu
1.山中的驿站。 2.指驿站提供的交通工具。
- 山瓢
shān piáo
山野中人所用的瓢。泛指粗陋的盛器或饮器。
- 山膏
shān gāo
传说中的山中怪兽。
- 山源
shān yuán
1.山的深处。 2.指人中。唇上鼻下之间中央的凹陷处。
- 齐山
qí shān
山名。
- 金山
jīn shān
1.产金之山。《南史·海南诸国·林邑国》:“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比喻人的仪表英俊、德行崇高。《梁书·朱异传》:“﹝ 异 ﹞器宇弘深,神表峯峻。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 3.西方之山。《后汉书·冯衍传下》:“跃青龙於沧海兮,豢白虎於金山。” 李贤 注:“金山,西方之精也。” 4.山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西北。古有 氐父 、 获苻 、 伏牛 、 浮玉 等名, 唐 时 裴头陀 获金于江边,因改名。 南宋 韩世忠 败 金兀朮 于此山下。 元 萨都剌 《江城玩雪》诗:“千重 铁瓮 成银瓮,一夜 金山 换玉山。” 清 陈维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銮江》词:“一点 瓜洲 玉糅,半笏 金山 雪透。” 5.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附近海中。 宋 吴聿 《观林诗话》:“ 华亭 并海有 金山 ,潮至则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有 寒穴泉 ,甘冽与 惠山 相埒。”
- 神山
shén shān
神话中谓神仙所居住的山。《史记·封禅书》:“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 蓬莱 神人。” 宋 苏轼 《石芝》诗:“神山一合五百年,风吹石髓坚如铁。”
- 怀山
huái shān
1.包围山陵。 2.怀念山林。谓欲隐居避世。
- 移山
yí shān
移动山岳。 典出《列子·汤问》所载 北山 愚公 举家移 太行 、 王屋 二山的寓言。后多以比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干到底的顽强决心或称颂有志者事竟成的坚毅精神。
- 鼻山
bí shān
鼻亭山 。
- 山蚕
shān cán
野蚕。
- 槎山
chá shān
谓劈山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