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履絇
lǚ qú
指有絇饰的鞋。絇,古代鞋头上的装饰,有孔。
- 履年
lǚ nián
谓经历的年数。《魏书·世宗纪》:“朕秉历承天,履年将纪,徙正宫极,岁浹归餘。”
- 进履
jìn lǚ
为尊长递上鞋子。
- 舃履
xì lǚ
1.亦作“舄履”。 复底厚履。 2.即履舃。鞋的通称。 3.犹言足下。 4.步履。
- 履时
lǚ shí
顺时。
- 跋履
bá lǚ
谓旅途辛劳奔波。
- 履霜
lǚ shuāng
1.踩踏霜地。 《诗·魏风·葛屦》:“纠纠葛屨,可以履霜。” 晋 潘岳 《寡妇赋》:“自仲秋而在疚兮,踰履霜以践冰。” 2.谓踏霜而知寒冬将至。用以喻事态发展已有产生严重后果的预兆。《新唐书·高宗纪》:“ 高宗 溺爱袵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貽祸邦家。” 郑藻如 《<盛世危言>序》:“尝读史,盱衡千古,穷究得失盛衰之故,方其厝火未燃,履霜始至,未尝无人焉。”参见“ 履霜坚冰 ”。 3.谓霜降时节怀念亲人。语出《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郑玄 注:“为感时念亲也。” 宋 苏轼 《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惕然履霜,詎胜悽愴之意。” 4.指《履霜操》。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宋中道见寄》:“我怀炳炳何日忘,半夜揽琴弹《履霜》。”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范文正公 喜弹琴,然平日止弹《履霜》一操,时人谓之 范履霜 。”参见“ 履霜操 ”。
- 杖履
zhàng lǚ
1.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唐 李商隐 《为山南薛从事谢辟启》:“方思捧持杖履,厕列生徒;岂望便上仙舟,遽尘莲府。” 清 钱谦益 《祭都御史曹公文》:“儼觚稜之在望,撰杖履其奚从?”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宋 苏轼 《夜坐与迈联句》:“乐哉今夕游,復此陪杖履。” 明 张煌言 《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北顾旌旗,南询杖履。” 清 姚鼐 《复曹云路书》:“贤从子谓杖履秋冬或来郡,然则不尽之意可面陈。” 3.谓拄杖漫步。 唐 朱庆馀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三:“逍遥人事外,杖履入杉萝。” 清 曹寅 《读梅耦长<西山>诗》诗:“杖履凌云巔,行歌弔龙宅。”
- 履险
lǚ xiǎn
亦作“ 履嶮 ”。身处险境。
- 幽履
yōu lǚ
犹韬光。隐藏行迹。
- 戴履
dài lǚ
1.见“戴天履地”。 2.戴气和履气。
- 帝履
dì lǚ
君主的福禄。
- 琱履
diāo lǚ
绣花鞋。
- 望履
wàng lǚ
求见的谦词。语本《庄子·盗跖》:“ 孔子 復通曰:‘ 丘 得幸於 季 ,愿望履幕下。’” 陆德明 释文:“ 司马 本幕作‘綦’,云:言视不敢望 跖 面,望履结而还也。” 宋 陆游 《投梁参政》诗:“回首 长安 城,未忍便万里。袖诗叩东府,再拜求望履。”
- 挂履
guà lǚ
谓和尚七十岁。因七十岁不再外出云游,故称。
- 綦履
qí lǚ
1.指用斜纹丝织品制成的鞋。 2.犹綦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