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场
shào nián chǎng
年轻人聚会的场所。《汉书·酷吏传·尹赏》:“ 长安 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 北周 庾信 《结客少年场行》:“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 唐 白居易 《重阳席上赋白菊》:“满园花菊鬱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李光 《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阻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
- 恶少年
è shào nián
恶少。《史记·大宛列传》:“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 宛 。”《汉书·昭帝纪》:“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屯 辽东 。” 颜师古 注:“恶少年谓无赖子弟也。” 唐 杜甫 《驱竖子摘苍耳》诗之三:“寄语恶少年,黄金且休掷。”《二刻拍案惊奇》卷八:“三日前有好几个恶少年挟了几个上厅有名粉头,税了此房吃酒赌钱。” 清 赵翼 《子才过访草堂》诗:“髭鬚虽已白,狂过恶少年。”
- 少年行
shào nián xíng
乐府杂曲歌辞名。 本为《结客少年场行》, 南朝 宋 鲍照 、 北周 庾信 皆有作,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后多作《少年行》,或冠以地名,如《长安少年行》、《邯郸少年行》等。
- 少年子
shào nián zǐ
1.古称青年人。唐 蒋蕴 《赠郑氏妹》诗:“能弹箜篌弄纤指,愁杀门前少年子。”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六:“顾谓少年子,聆我尔汝篇。” 2.乐府杂曲歌辞名。 南朝 齐 王融 和 唐 李白 等均作有《少年子》。
- 青少年
qīng shào nián
[young boys and girls] 青年和少年,年轻的男女
- 少年犯
shào nián fàn
- 少常
shǎo cháng
唐 太常寺少卿的别称。
- 少帝
shào dì
1.称被废的皇帝。 2.指新登基的皇帝。
- 少帛
shǎo bó
旗名,以杂帛为之。 《左传·定公四年》:“分 康叔 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 杜预 注:“少帛,杂帛也。”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少帛盖即小白。‘少’与‘小’,‘白’与‘帛’,古字并通。”参见“ 小白 ”。
- 少无良师
shǎo wú liáng shī
年少的时候没有好的老师。
- 少差
shǎo chà
1.稍微好转。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五:“吾形已见,不宜復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於田作,渔採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穀,常可不乏。” 2.细微的差异。《魏书·律历志下》:“今《甲子》新历, 业兴 ( 李业兴 )潜构积年,虽有少差,校於《壬子元历》,近天者多。”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真梦》:“旬日后得妻手书并诗,皆梦中所见,毫无少差。”
- 嵩少
sōng shào
嵩山 与 少室山 的并称。 亦用为 嵩山 的别称。
- 红山少照
hóng shān shǎo zhào
夕阳西照时,如红霞冉冉升起
- 少祖山
shǎo zǔ shān
汉族风水学术语。
- 尠少
xiǎn shǎo
很少。
- 将作少府
jiāng zuò shào fǔ
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