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问
duì wèn
1.互相问答交谈。 2.古代文体之一。 3.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 4.指受审问。
- 款对
kuǎn duì
真诚交谈。
- 披对
pī duì
开诚相对。指会晤。
- 对牛
duì niú
就是“AA制”。
- 登对
dēng duì
1.谓上朝对答皇帝询问。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活尧舜》:“ 熙寧 中, 张唐民 登对。”《宋史·赵雄传》:“ 范成大 使 金 ,将行, 雄 当登对, 允文 招与之语。”《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先是 陈升之 登对,帝面许擢置中枢。” 2.门当户对。《廿载繁华梦》第二五回:“单是 周庸祐 这些门户,要求登对的,实在难得很。”
- 瞻对
zhān duì
1.朝见奏对。《宋史·魏野传》:“ 野 上言曰:‘……但以尝婴心疾,尤疎礼节,麋鹿之性,顿缨则狂,岂可瞻对殿墀,仰奉清燕。’” 2.旧土司名。有上、中、下之分,称 三瞻 。 上瞻对茹 长官司, 下瞻对 安抚司,均 清 雍正 六年(1728年)置; 中瞻对 长官司, 乾隆 十年(1745年)置。在今 四川 新龙 一带,地处 雅砻江 上游。 宣统 三年(1911年)置 瞻对 设治委员,辛亥革命后改为 怀柔县 ,不久改 瞻化县 ,1952年又改 新龙县 。
- 轮对
lún duì
见“ 轮当面对 ”。
- 负对
fù duì
有所负欠,未予偿还。
- 对治
duì zhì
1.相匹敌。 2.原为佛教语。谓断烦恼。 3.引申为对付。 4.指对应,对照。
- 质对
zhì duì
对质;对证。
- 对流
duì liú
流体内部由于各部分温度不同而造成的相对流动
- 答对
dá duì
回答别人的问话。
- 比对
bǐ duì
1.比并,相当。 《说郛》卷八五引 宋 张商英 《护法论》:“ 吴王 孙权 问尚书令 闞泽 曰:‘ 孔丘 、 老子 得与佛比对否?’” 2.比较对照,核对。 清 卢文弨 《<示儿编>跋》:“十数年前, 鲍君 以文属予校订……遂发愤而取家所有四部书,有可疑者,一一比对,具有证佐,乃敢为之乙改涂注。”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绳帛﹞或尚留原弔处者,须比对縊痕是否同异。”
- 门对
mén duì
[antithetical couplet written on doors] 过新年或有婚庆喜事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家家贴门对,户户挂钱章。--《钟馗传》
- 配对
pèi duì
配成双
- 对生
duì shēng
植物叶序的一种。茎的每节生两叶,彼此相对,如槭树、紫丁香等的叶子都是对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