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朹实
guǐ shí
稷黍。
- 效实
xiào shí
1.表示诚意。 2.犹效忠。 3.考核成绩。
- 得实
de shí
谓审案、察访等得其实情。语出《史记·五帝本纪》:“ 皋陶 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周书·明帝纪》:“自 周 有天下以来,虽经赦宥,而事跡可知者,有司宜即推穷。得实之日,但免其罪,徵备如法。”《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待本院廉访得实,当有移文至彼知会,关取尔等到此明寃。”
- 实患
shí huàn
实际的祸患。
- 实科
shí kē
理工科的旧称。
- 橙实
chéng shí
橙树的果实。
- 屮实
chè shí
草籽。
- 实谱
shí pǔ
犹实录。
- 摭实
zhí shí
摘取事实;据实。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博士 渤海 徐公讜 为余言之。岂曰语怪,亦以摭实,故传之焉。” 宋 蔡絛 《西清诗话·池底铺锦》:“ 李石 开成 中承詔録 文宗 论 德宗 奢靡云:‘闻得禁中老宫人,每引流泉,先於池底铺锦。’则知 建 诗皆摭实,非凿空语也。”《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可令国史院摭实刊修,播告天下。”
- 实邪
shí xié
①盛满的邪气。
- 桃实
táo shí
指 西王母 的仙桃。唐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桃实千年非易得,桑田一变已难寻。” 郑泽 《七夕赴城》诗:“嫁钱能十万,桃实詎千年。”参见“ 桃核 ”。
- 徵实
zhǐ shí
1.谓具体实在地表达、表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意翻空而易奇,言徵实而难巧也。” 2.求实。 唐 王勃 《上刘右相书》:“徵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盖 明 自 万历 以后,儒者早年攻八比,晚年讲心学,即尽一生之能事,故徵实之学全荒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清之以小说见才学者》:“惟语必徵实,忌为空谈,博识之风,于是亦盛。”
- 鼎实
dǐng shí
鼎中所盛之物。 语出《易·鼎》:“九二,鼎有实。” 汉 贾谊 《新书·谕诚》:“及 智伯 分吾以衣服,馅吾以鼎实,举被而为礼,夫国士遇我,我固国士为之报。”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 王生 和鼎实, 石子 镇海 沂 。” 宋 黄庭坚 《古诗二首上苏子瞻》之一:“古来和鼎实,此物升庙廊。”
- 麻实
má shí
即麻仁。
- 料实
liào shí
清点查实。《资治通鉴·晋武帝咸宁五年》:“督将 郭马 、 何典 、 王族 等累世旧军,不乐离别,会 吴主 料实 广州 户口, 马 等因民心不安,聚众攻杀 广州 督 虞授 。”
- 实对
shí duì
如实对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