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衡
shǒu héng
守衡是种物理名词,指的是不管怎么变化最后的总量是不变的。如能量守衡。
- 守文
shǒu wén
1.本谓遵循 文王 法度。后泛指遵循先王法度。《公羊传·文公九年》:“继 文王 之体,守 文王 之法度。”《史记·外戚世家》:“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也。” 司马贞 索隐:“守文犹守法也,谓非受命创制之君,但守先帝法度为之主耳。” 晋 陆机 《辩亡论》上:“虔修遗宪,政无大闕,守文之良主也。”《新唐书·姚崇宋璟传赞》:“故 唐 史臣称 崇 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 璟 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始,此所以佐 唐 使中兴也。” 宋 王安石 《委任》:“当是时,守文之盛者,二君( 汉文帝 、 汉武帝 )而已。” 清 姚鼐 《雄县咏周世宗》诗:“王朝庶见真英武,再世何难嗣守文。” 2.墨守旧说;恪守成规。《后汉书·张纯曹褒等传论》:“ 汉 兴,诸儒颇修蓺文;及 东京 ,学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坛,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説,章句多者或乃百餘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迄至 正始 ,务欲守文, 何晏 之徒,始盛玄论。” 章炳麟 《訄书·学变》:“盖 吴 士未遭禪让,无所忿恚,故多守文。及其惑于仙道,根诸天性,亦视愤世长往者为甚也。”
- 守正
shǒu zhèng
1.恪守正道。 2.指防守城门的官员。
- 良守
liáng shǒu
贤能的州郡长官。晋 傅咸 《赠建平太守李叔龙》诗:“弘道兴化,实在良守。”《晋书·诸葛恢传》:“今之 会稽 ,昔之 关中 ,足食足兵,在於良守。”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三:“昔者贤牧分 陕 ,良守共治,下邑必树其风,一乡可以为绩。”
- 守序
shǒu xù
遵循正常的位次。《逸周书·祭公》:“呜呼!天子三公,监于 夏 商 之既败,丕则无遗后难,至于万亿年,守序终之。” 孔晁 注:“守其序而终也。”
- 守待
shǒu dài
等待。
- 守侯
shǒu hòu
州刺史的别称。
- 守定
shǒu dìng
等待;牢牢守住。
- 守捉
shǒu zhuō
1.唐制,军队戍守之地,较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其下则有城有镇。 2.把守。
- 徵守
zhǐ shǒu
谓天子征召守国的诸侯。 《周礼·春官·典瑞》:“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 郑玄 注:“‘以徵守’者,以徵召守国诸侯,若今时徵郡守以竹使符也。”
- 守险
shǒu xiǎn
据守险要之地。《左传·襄公十八年》:“不能战,莫如守险。”《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太祖 问 潜 曰:‘卿与 刘备 俱在 荆州 ,卿以 备 才畧何如?’ 潜 曰:‘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閒守险足以为一方主。’”《南史·陈宜黄侯慧纪传》:“ 隋 将 杨素 奋兵击之,四十餘战,争 马鞍山 及 磨刀涧 守险。”
- 循守
xún shǒu
恪守;遵守。
- 贤守
xián shǒu
贤明的地方官。
- 守度
shǒu dù
遵守一定的法度。
- 守柔
shǒu róu
谓持守柔弱之道。
- 守朴
shǒu pǔ
1.亦作“守朴”。保持质朴的天性。 2.见“守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