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孤
tuō gū
以遗孤相托
- 孤负
gū fù
1.违背;对不住。 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唐韩愈《感春》诗:“孤负平生志,已矣知何奈。”宋刘过《临江仙》词:“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明方孝孺《与郑叔虔书》:“但媿学术荒陋,无所建明,孤负期待,以损知人之哲。” 2.谓徒然错过。
- 独孤
dú gū
--复姓
- 孤岛
gū dǎo
离大陆很远,周围没有其他岛屿的岛
- 孤本
gū běn
1.现在仅存而别无它本的善本书籍、手稿或碑帖 2.某书流传或存在于世的独本
- 孤行
gū xíng
1.独自行路;单独行动。汉 张衡 《思玄赋》:“何孤行之煢煢兮,孑不群而介立?” 明 陈子龙 《悼女颀诗》之三:“平生一步尝回首,何事孤行到夜臺?” 清 薛福成 《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海外覊氓,孤行孑立,一遭诬陷,控诉无门。” 2.单独流传;单独刊行。多指著作。《晋书·杜预传》:“ 左丘明 本为《春秋》作传,而《左传》遂自孤行。” 宋 陆游 《再跋<皇甫先生文集>后》:“据此则 持正 ( 皇甫湜 )自有诗集孤行,故文集中无诗,非不作也。” 黄人 《<清文汇>序》:“ 唐 宋 以还,乃立古文之顓名:论道经世者,或薄为丧志,而不屑染指;翫华绣帨者,又讋於客气,而不敢抗颜;遂孤行艺苑,若别为一种之学术,一种之思想。” 3.不顾别人反对而按其愿望独自行事。 鲁迅 《集外集·记“杨树达”君的袭来》:“我想,原来是一个孤行己意,随随便便的青年,怪不得他模样如此傲慢。”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四:“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结果都行不通。”
- 遗孤
yí gū
父母双亡的儿童
- 孤老
gū lǎo
1.[bereaved old folk]:孤独无依的年老人赡养孤老 2.[whoremaster]:俗称姘夫;嫖客
- 孤寡
gū guǎ
孤儿寡母
- 孤胆
gū dǎn
单独跟许多敌人英勇作战;出众的胆量
- 存孤
cún gū
恤养孤儿。《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劝 秦王 显巖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北齐书·文襄帝纪》:“无主之国,在礼未闻,动而不法,将何以训。窃以分财养幼,事归令终;舍宅存孤,谁云隙末?”
- 孤存
gū cún
孤单地存在。
- 字孤
zì gū
抚爱孤儿。语本《左传·成公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将何以终?”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马援 奉嫂,不冠不入; 氾毓 字孤,家无常子。” 唐 张说 《为人作祭弟文》:“字孤之情,不待遗意。”《宋史·李宗谔传》:“二兄早世,奉嫂字孤,恩礼兼尽。”
- 孤孑
gū jié
1.孤单;孤独。 2.犹孤洁;孤高。 3.犹奇特。
- 孤子
gū zǐ
1.[orphan]:孤儿。少年丧父者,或幼无父母者 2.[son bereaved of his parents]:见孤哀子
- 孀孤
shuāng gū
寡妇和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