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奸牙
jiān yá
亦作“奸牙”。 奸诈的买卖撮合人。
- 怀奸
huái jiān
1.亦作“怀姦”。 心怀奸诈。 2.见“怀奸”。
- 奸奸
jiān jiān
以奸邪的手段对付奸邪。
- 奸谋
jiān móu
亦作“奸谋”。奸邪的计谋。
- 奸非
jiān fēi
1.邪恶不法。《后汉书·度尚传》:“为政严峻,明於发擿姦非。”《北齐书·赵郡王琛传》:“ 叡 ( 高叡 )留心庶事,纠摘姦非,劝课农桑,接礼民儁,所部大治。” 唐 卢仝 《月蚀》诗:“长嗟白兔捣灵药,恰似有意防姦非。” 宋 叶适 《除淮西提举谢表》:“不惜厚费,以解詿误之穷愁;不变本谋,以消姦非之阶祸。” 2.特指男女通奸罪。《清史稿·刑法志一》:“﹝ 光绪 ﹞三十三年,復先后奏上《新刑律草案》……曰关於赌博彩票之罪,曰关於姦非及重婚之罪。”
- 奸子
jiān zǐ
谓奸邪不肖之子。
- 贼奸
zéi jiān
亦作“ 贼姧 ”。 为奸作恶之徒。《楚辞·招魂》:“天地四方,多贼姦些。” 王逸 注:“贼,害;姦,恶也。”《新唐书·张镒武元衡等传赞》:“ 鎰 、 元衡 暴忠王室, 絳 巨德大臣,皆为贼姦所乘,不殁元身,盖福善祸淫之训有时而橈。” 宋 晁补之 《李去病字仲霍序》:“贼姧不作,则太平可千载;癙忧莫袭,则正气能百年。”
- 御奸
yù jiān
1.谓对付外部作乱者。御,通“ 御 ”。《左传·成公十七年》:“臣闻乱在外为姦,在内为轨,御姦以德,御轨以刑……德刑不立,姦轨竝至。” 2.谓禁止邪恶。《国语·晋语六》:“御宄以德,御姦以刑。”
- 豪奸
háo jiān
1.见“豪奸”。 2.亦作“豪姦”。强横邪恶。亦指强横邪恶之人。
- 奸枉
jiān wǎng
1.奸诈不正。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臣忠良则君政善,臣姦枉则君政恶。”《后汉书·五行志二》:“先是 梁太后 兄 冀 挟姦枉,以故太尉 李固 、 杜乔 正直,恐害其事,令人诬奏 固 乔 而诛灭之。”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八:“ 第五伦 领 长安市 ,公平廉介,无有姦枉。” 2.指奸邪不正的人。《黄石公三略》卷上:“羣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姦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訕,是谓乱源。”
- 百奸
bǎi jiān
各种邪恶。
- 奸道
jiān dào
奸邪不正之道。
- 奸衅
jiān xìn
1.亦作“奸衅”。 奸言与嫌隙。 2.指奸诈不轨的事端。
- 老奸
lǎo jiān
1.亦作“ 老奸 ”。指极为奸诈的人。 宋 张孝祥 《满江红·于湖怀古》词:“ 巴 滇 緑骏追风远, 武昌 云旆连 江 赤。笑老姦、遗臭到如今,留空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他在位年久,骄侈心压倒求治心,想要一个顺从意旨的人作宰相,自己可以纵情享乐,老奸 李林甫 因此被用来代替 张九龄 。” 2.见“ 老姦 ”。
- 神奸
shén jiān
1.亦作“ 神奸 ”。能害人的鬼神怪异之物。《左传·宣公三年》:“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安能入山泽不逢恶物,辟除神姦乎?”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三槐以鼐鼎象物,知其神奸;五等以桓珪班瑞,守其宫室。”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尽三江於一吸,吞鱼龙之神姦。”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观人如列鼎,欲察神姦状。” 2.奸诈狡猾的人。 明 屠隆 《綵毫记·禄山谋逆》:“裂土控 燕 韩 ,部落连蕃 汉 ,包藏逆节伏神奸,一举神州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回目:“内外吏胥神奸狙猾,风尘妓女豪侠多情。” 锺敬文 《念总理》诗之五:“疑信谤忠从古事,念沙射影恨神奸。” 3.见“ 神姦 ”。
- 阴奸
yīn jiān
1.阴险奸诈。 2.隐藏着的奸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