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失
wù shī
1.差错;讹误。 《旧唐书·孙伏伽传》:“﹝ 贞观 ﹞五年,坐奏囚误失免官。” 宋 韩琦 《谢放免勘劾相州差壮城兵士表》:“郡条纷冗,难逃误失之愆;使部按绳,当坐旷隳之责。” 宋 王安石 《乞改三经义误字札子》:“因得疾病之间,考正误失,谨録如后。” 2.因耽误而丢失。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三章:“司机们都想用速度来弥补误失的路程,卡车一辆接一辆地向前呜呜飞驰。”
- 失独
shī dú
指由于独生子女意外亡故引发的家里老人养老送终成问题的社会现象。
- 失词
shī cí
见“ 失辞 ”。
- 失状
shī zhuàng
指被偷盗、抢劫的财物的清单。
- 失行
shī xíng
1.错误的行为。 2.指女子不贞。 3.不按轨道运行。
- 失悮
shī wù
见“ 失误 ”。
- 行失
xíng shī
行为悖乱。
- 失水
shī shuǐ
1.失去水分;脱水 2.离开水 3.(比喻皇帝失势) 4.缺少水
- 销失
xiāo shī
犹消失。
- 失少
shī shǎo
缺少;短少
- 失爱
shī ài
1.应爱而不爱。 2.失去别人的爱怜。 3.指失去所爱。
- 失羣
shī qún
离群失伍。 北周 庾信 《秋夜望单飞雁》诗:“失羣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闻一多 《孤雁》诗:“不幸的失群的孤客!谁教你抛弃了旧侣。”
- 失理
shī lǐ
违背道理或事理。
- 阿失
ā shī
曲从(君上的)过失。
- 失步
shī bù
1.谓该去而没有去成。 2.乱了步伐。 3.畏避不前。 4.失其故步。比喻摹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固有的技能。语本《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寿陵餘子之学行於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隋书·王贞传》:“适鄢郢而迷涂,入邯郸而失步。”
- 失德
shī dé
过错;罪过;失误。《诗·小雅·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宋书·桂阳王休范传》:“先帝寝疾弥年,体疲膳少,虽神照无亏,而虑有失德。”《宣和遗事》前集:“南朝天子失德,我兴兵来此吊伐。” 邹韬奋 《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六:“对于团体的缺点知而不说,或说而不想办法,也是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