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失
fàng shī
1.失,通“佚”。 散失。 2.失,通“佚”。指散失的事物。 3.失,通“佚”。放纵不受约束。
- 失联
shī lián
是指应当随时保持与地面有通讯联络的物体,而在运行中,失去联系的现象。
- 失好
shī hǎo
犹失宠。
- 失第
shī dì
犹落第。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阎济美》:“ 济美 大历 九年春下第,将出关,献座主 张谓 诗六韵…… 谓 览之,问失第之因。”
- 废失
fèi shī
1.废弛缺失。 2.废弃衰亡。
- 横失
héng shī
指纵横反复地放胆议论。
- 执失
zhí shī
复姓。
- 失阑
shī lán
谓守门者未能阻止人员、物品非法出入宫禁。
- 罪失
zuì shī
罪愆和过失。
- 积失
jī shī
屡次丧失;长期丧失。
- 失魂
shī hún
形容极度惊慌。
- 失政
shī zhèng
政治混乱。《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卫 人归 卫姬 於 晋 ,乃释 卫侯 。君子是以知 平公 之失政也。”《后汉书·皇甫嵩传》:“ 嵩 从子 酈 时在军中,説 嵩 曰:‘本朝失政,天下倒悬。’”《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只为 宣和 失政,奸佞专权,延至 靖康 , 金 虏凌城。”
- 失辞
shī cí
亦作“ 失词 ”。 言辞失当。《左传·宣公十二年》:“ 彘子 以为諂,使 赵括 从而更之,曰:‘行人失辞。’” 杜预 注:“言误对。”《史记·秦始皇本纪》:“ 将閭 曰:‘……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激雷不能追既往之失辞, 班输 不能磨斯言之既玷。” 廖仲恺 《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我国对于庚子之役,实多未明其重要意义。‘拳匪’二字实为失词。”
- 失脱
shī tuō
1.疏忽失误。 2.犹失落。 3.犹离散。
- 失瞻
shī zhān
旧时客套语。谓失于瞻仰拜候。 明 王錂 《春芜记·探遗》:“[生]:‘小娘子, 宋玉 拜揖。’[小旦作答礼介]:‘相公,失瞻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繆千户 听得……假作吃惊道:‘元来是我乡亲,失瞻,失瞻。’”《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侍儿道:‘贵公子又是近邻,失瞻了。’”
- 失气
shī qì
1.停止呼吸。《荀子·解蔽》:“ 夏 首之南有人焉,曰 涓蜀梁 ,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 杨倞 注:“失气,谓困甚气絶也。” 2.犹丧气。 汉 王逸 《九思·悼乱》:“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汉书·陈咸传》:“官属及诸中宫黄门、鉤盾、掖庭官吏,举奏按论,畏 咸 ,皆失气。” 宋 叶适 《寄王正言书》:“时值朝廷有大废置,立殿陛上,语移数刻,奄人侍宦,股慄失气。” 3.失去勇气。《淮南子·兵略训》:“故善战者不在少,善守者不在小,胜在得威,败在失气。” 4.犹晦气,倒霉。《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大年下,就是叫化子也讨人家个饃饃尝尝,也讨个低钱来带带岁。咱就跟着这们样失气的主子!” 5.中医指气体从肛门漏泄。《素问·欬论》:“小肠欬状,欬而失气,气与欬俱失。” 王冰 注:“欬则小肠气下奔,故失气也。” 汉 张仲景 《伤寒论·阳明病》:“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乃可攻之。” 6.中医指过多损耗精气。《灵枢经·终始》:“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