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戴
dà dài
称 汉 戴德 。 详“ 大小戴 ”。
- 大恉
dà zhǐ
见“ 大旨 ”。
- 大邑
dà yì
1.犹大邦。殷 周 时尊称上国之词。亦用以自称。《书·武成》:“天休震动,用附我大邑 周 。”《孟子·滕文公下》:“惟臣附于大邑 周 。” 杨伯峻 注:“甲文中有‘大邑 商 ’‘天邑 周 ’之辞。金文中亦有‘大邑 周 ’之辞,不仅别人尊之如此称呼,自称亦如此(‘大邑’即‘天邑’)。” 2.古称王畿、侯国、大夫采地曰邑;尊大之,称“大邑”。《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 3.大的都邑或都会。《书·多士》:“今朕作大邑于兹 洛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建天京于金陵论》:“通都大邑,无非名胜之区;建极绥猷,必择建都之地。”
- 大搜
dà sōu
古时天子、诸侯五年举行一次的军队大检阅。《左传·昭公八年》:“秋,大蒐于红。” 杜预 注:“大蒐,数军实,简车马也。”《公羊传·桓公六年》“大閲者何?简车徒也” 汉 何休 注:“比年简徒,谓之蒐;三年简车,谓之大閲;五年大简车徒,谓之大蒐。” 南朝 宋 傅亮 《从武帝平闽中》诗:“鞠旅 扬城 ,大蒐 徐方 。”
- 扯大
chě dà
犹托大。
- 大柄
dà bǐng
《礼记·礼运》:“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别仁义。” 郑玄 注:“柄,所操以治事。”谓礼为人君持以治国之本。后以“大柄”喻握以治事的大权。
- 大枷
dà jiā
一种特制的重而大的枷具。
- 大招
dà zhāo
1.古乐名。 即《大韶》。 2.《楚辞》篇名。相传为屈原所作。或云景差作。
- 大洲
dà zhōu
地球表面上某块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总称。地球共分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 大颠
dà diān
即 太颠 。
- 大统
dà tǒng
1.指一统国家的事业 2.指帝位
- 大寂
dà jì
佛教语。涅槃,圆寂。亦泛指佛教徒逝世。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赠太原郡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以某年月日,奄归人寂于 长兴里 之私第。” 赵殿成 笺注:“《涅槃经》:‘我旷劫来,已入大寂。’”
- 大藩
dà fān
古代指比较重要的州郡一级的行政区。
- 大幕
dà mù
1.大帐幕。 2.指将军幕府。 3.大漠。大沙漠。
- 大晟
dà shèng
1.指大晟府。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三:“ 宣和 元年八月丁丑,皇帝詔大晟作景钟。”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至 美成 提举大晟,演为曼声,变调綦繁,美且备已。” 2.指大晟府整理、制作的乐曲。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始 端州 上 宋成公 之鐘,而后得以作《大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文学·赤城词》:“夫《大晟》久亡,宫音不正。” 3.指 北宋 词人 周邦彦 。 周邦彦 曾提举大晟府,故称。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究其得力处,则发源於《国风》、《小雅》,胎息於 淮海 、 大晟 ,而寝馈於 碧山 也。”
- 斥大
chì dà
开拓;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