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郎
xī láng
亦称“ 夕拜 ”。黄门侍郎的别称。
- 西夕
xī xī
1.谓太阳西下而昏暮。 晋 张载 《安石榴赋》:“天迴节移,龙火西夕;流风晨激,行露朝白。” 唐 李白 《前有一尊酒行》:“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倾,白髮如丝嘆何益。” 2.比喻年老。 晋 王羲之 《官奴帖》:“吾以西夕,至情所寄,惟在此等。”《晋书·李产载记》:“以吾之才而致於此,始者之愿亦已过矣,不可復以西夕之年取笑於来今也。”
- 灯夕
dēng xī
旧俗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夜张灯游乐,故称其夕为“灯夕”。
- 屯夕
tún xī
同“ 窀穸 ”。本指墓穴。亦用以指丧葬事。
- 岁夕
suì xī
除夕。
- 终夕
zhōng xī
通宵;彻夜。 《左传·昭公二十年》:“终夕与於燎。”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或有时上引诸文士賡唱终夕,以示暇焉。”
- 夕景
xī jǐng
1.指夕阳。 2.傍晚景象。
- 既夕
jì xī
古丧礼士葬前最后一次哭吊的晚上。
- 夕阴
xī yīn
傍晚阴晦的气象。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秋岸澄夕阴,火旻团朝露。”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四:“古木啸寒禽,层城带夕阴。”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朝暉夕阴,气象万千。”
- 景夕
jǐng xī
黄昏;天黑。
- 巧夕
qiǎo xī
即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之夜。古代妇女于是夜穿针乞巧,故称。
- 逾夕
yú xī
第二夜。
- 夕室
xī shì
斜向之室。
- 霜夕
shuāng xī
指寒夜。
- 夕漏
xī lòu
借指夜晚。漏,古代计时器。
- 夕死
xī sǐ
语出《论语·里仁》:“朝闻道,则夕死可矣。”后以“夕死”谓为追求真理,死亦无憾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