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尺堰
bǎi chǐ yàn
古堤坝名。
- 建堰
jiàn yàn
堰坝的建造(如建在溪流中用以捕鱼)
- 畦堰
qí yàn
田间蓄水的堤岸。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秭归 ﹞县东北数十里,有 屈原 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 屈 田之称也。”《魏书·杨椿传》:“州有宗子稻田,屯兵八百户,年常发夫三千,草三百车,修补畦堰。”
- 石堰
shí yàn
用以挡水、溢流的石筑低坝。可抬高水位,便利灌溉和航运。
- 陂堰
bēi yàn
蓄水池。
- 塄堰
léng yàn
塄坎。
- 土堰
tǔ yàn
亦作“ 土隁 ”。 土筑成的拦水坝。
- 千金堰
qiān jīn yàn
即 千金堨 。
- 十堰市
shí yàn shì
在湖北省西北部、武当山北麓、襄渝铁路线上。 1970年设市。因市境百二河和犟河筑有十个堰得名。人口444万(1995年)。为新兴的汽车工业城市,有著名的第二汽车制造厂。
- 九堰
jiǔ yàn
泛指溪渠。
- 稳堰堰
wěn yàn yàn
不慌不忙。
- 堰塞湖
yàn sāi hú
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 堰负荷
yàn fù hè
沉淀池每米出水堰长度,
- 秦堰楼
qín yàn lóu
因都江堰建于秦国而得名。
- 渠堰
qú yàn
亦作“ 渠匽 ”。拦水或巩固堤防的建筑物。《荀子·非相》:“与时迁徙,与世偃仰,缓急赢絀,府然若渠匽櫽栝之於己也。” 杨倞 注:“渠匽,所以制水。”《新唐书·百官志三》:“使者二人,正五品上。掌川泽、津梁、渠堰、陂地之政。” 马烽 《三年早知道》:“过了 红豆庄 只见前边出现了一条新修的大水渠,远远看见渠堰旁有三四个人,忙忙碌碌不知在干什么。”
- 沟堰
gōu yàn
沟渠土堰。《宋史·英宗纪》:“甲寅,赏知 唐州 赵尚宽 修沟堰,增户口,进一官,赐钱二十万。”《新华月报》1964年第2期:“结合整修沟堰和田间管理等,开展消灭钉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