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郡城
jùn chéng
1.郡治的城垣。 2.郡治所在地。
- 毡城
zhān chéng
亦作“氊城”。 古代 匈奴 等游牧民族所居毡帐集中地。多借称其王庭所在之处。
- 宫城
gōng chéng
围绕帝王或侯国宫室院落的城垣。
- 镇城
zhèn chéng
负责城防的军事长官。《周书·梁椿传》:“别攻 阎韩镇 ,斩其镇城 徐卫 。”《资治通鉴·陈武帝永定二年》:“ 齐 镇城 伏敬远 勒甲士二千人据东城,举烽严警。” 胡三省 注:“镇城,即防城大都督之任。”
- 城脚
chéng jiǎo
城下;沿城墙一带。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总巡立即出了一道告示,勒令沿城脚的居民将晒臺拆去。”《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狗官尽找螺蛳壳》:“ 象州 官府带兵多,打起仗来乱鸡窝;天军城脚一声喊,狗官尽找螺螄壳。”
- 火城
huǒ chéng
1.谓于城周举火,形成火的城墙,使敌不能进。 2.古代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 看城
kàn chéng
清 代皇帝行围打猎时设在高地的瞭望点。
- 重城
zhòng chéng
1.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城市。 宋 苏轼 《荆州》诗之一:“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2.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文选·左思<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 刘逵 注:“大城中有小城,周十二里。” 3.泛指城市。 宋 柳永 《采莲令》词:“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蜃楼海气隐重城,浩浩风停远市声。” 4.指宫城、都城。 唐 李白 《鼓吹入朝曲》:“搥鐘速严妆,伐鼓启重城。” 宋 王禹偁 《李氏园亭记》:“重城之中,双闕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其来旧矣。” 明 何景明 《入朝遇雨》诗:“柳拂重城锁,花笼复道迴。” 5.指城墙。 唐 于邺 《扬州梦记》:“ 牧 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 扬州 ,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娼楼之上,常有絳纱灯万数,辉罗燿列空中。” 宋 王安石 《示元度》诗:“思君携手安能得,上尽重城更上楼。”
- 城建
chéng jiàn
[city construction] 城市建设的简称房地,教育,城建,物资部门的负责人
- 山城
shān chéng
1.依山而筑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 唐 白居易 《郡中》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宋 欧阳修 《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诗之二:“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 谢觉哉 《观花小记》:“ 重庆 是一个美丽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 省城
shěng chéng
省政府所在地,省会
- 城防
chéng fáng
城区的安全防护和保卫
- 府城
fǔ chéng
旧时府级行政机构所在地
- 城池
chéng chí
[古]城为城墙,池为护城河。 泛指城邑
- 城根
chéng gēn
城脚,指靠近城墙的地方
- 瓮城
wèng chéng
大城外的小城,用来加强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