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运
shèng yùn
旧称在位皇帝或本朝的运数。 南朝 陈 徐陵 《让右仆射初表》:“臣随望圣运,实在权舆,时参决胜之筹,颇奏发兵之讖。”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请上尊号第二表》:“金革已偃,销七十载之厉阶;玉烛方调,启一千年之圣运。”
- 圣期
shèng qī
1.《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汉 王充 《论衡·刺孟》:“五百年者,以为天出圣期也。”后遂以“圣期”为圣人出世的时期。 2.当世的谀称,犹圣时。《南史·儒林传·顾越》:“幸属圣期,得奉昌运。”
- 圣节
shèng jié
唐 开元 十七年(公元729年)八月五日 玄宗 生日,左丞相 源乾曜 、右丞相 张说 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制许之。 后历代皇帝生日或定节名,或不定节名,皆称为圣节。 唐 李洞 《喜鸾公自蜀归》诗:“归来逢圣节,吟步上 尧 阶。”《元典章·礼部一·朝贺一》:“如今你每奏説,随路分州城里官人每每年做圣节,多费钱物,百姓生受。”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前三后四》:“按今遇圣节及元旦,尚有前三后四之説。”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圣节》。
- 圣泽
shèng zé
帝王的恩泽。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今臣蒙国重恩,三世于今矣。正值陛下升平之际,沐浴圣泽,潜润德教,可谓厚幸矣。” 南朝 梁 沉约 《枳园寺刹下石记》:“徒欲尽能竭虑,知无不为,下被民和,上宣圣泽,而自以力弱途远,终惭短効。” 唐 杨巨源 《上裴中丞》诗:“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宋 朱熹 《白鹿洞赋》:“德隆业茂,圣泽流兮。”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若非圣泽深无限,鸿雁那从北地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三:“况今涵濡圣泽几二百年,宜风气蒸蒸日上也。”
- 杖圣
zhàng shèng
依靠圣人。
- 圣作
shèng zuò
1.语本《易·乾》:“圣人作而万物睹。 ”旧时多为称颂帝王有所作为之词。 2.帝王的作品。犹言御制。
- 草圣
cǎo shèng
对在草书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人的美称。 如 汉 代 张芝 、 唐 代 张旭 等。
- 圣男
shèng nán
1.德才超群的男子。 2.传说中有道之士。
- 圣子
shèng zǐ
1.超凡入圣的儿子或登帝位的儿子。 2.“上帝圣子”(GodtheSon)的简称。基督教基本信条三位一体中的第二位。
- 圣颜
shèng yán
犹圣容。
- 圣钱
shèng qián
见“ 圣宝 ”。
- 圣德
shèng dé
亦作“ 圣惪 ”。 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也用以称帝德。《史记·五帝本纪》:“ 昌意 娶 蜀山氏 女,曰 昌僕 ,生 高阳 , 高阳 有圣惪焉。”《后汉书·李固传》:“四海欣然,归服圣德。” 唐 杜甫 《哀王孙》诗:“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明 宋濂 《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那 周公 姓 姬 名 旦 ,是 周文王 少子,有圣德,辅其兄 武王 伐 商 ,定了 周 家八百年天下。”《清史稿·礼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书,光华万世,羣臣欢忭,礼当庆贺。”
- 圣城
shèng chéng
1.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城市。 何其芳 《一个平常的故事》:“我那时是那样狂妄,当我坐着 川 陕 公路上的汽车向这个年轻人的圣城进发,我竟想到了 倍纳德·萧 离开 苏维埃联邦 时的一句话:请你们容许我仍然保留批评的自由。” 沙汀 《磁力》:“十多天前, 小袁 和 黄俊 退了学,从省城里跑回来,打算弄到一笔路费,就立刻到新 中国 的革命圣城 延安 去的。” 2.宗教徒称与教主或教中重要人物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城市。
- 圣时
shèng shí
圣明之时。
- 圣语
shèng yǔ
皇帝或圣人的言语。
- 圣武
shèng wǔ
1.圣明英武。旧时称颂帝王之词。 2.指圣明而有武功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