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善
zhòng shàn
指重大善行。
- 善谋
shàn móu
1.好的计谋。《左传·文公七年》:“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 2.指认真谋划。 宋 秦观 《李泌论》:“天下之势,善谋之则无不利,天下之谋,善听之则无不良。”
- 善平
shàn píng
犹平复,康复。 《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使君病未善平,有常服药酒,可取之。” 胡三省 注:“言病未良已也。”
- 善相
shàn xiāng
相貌和善。
- 独善
dú shàn
修养个人美好的品德
- 异善
yì shàn
1.特别美好。 2.特出的善行。
- 作善
zuò shàn
行善;做善事。
- 善马
shàn mǎ
良马。
- 性善
xìng shàn
战国 时 孟子 的观点之一。认为人生之初其性是善良的。是一种先验的人性论。
- 善门
shàn mén
旧时指同情穷苦人、家风好的人家
- 循善
xún shàn
犹善良。
- 辩善
biàn shàn
谓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处之泰然。辩,通“ 徧 ”。
- 好善
hào shàn
1.犹好尚。《周礼·夏官·合方氏》:“除其怨恶,同其好善。” 郑玄 注:“所好所善,谓风俗所高尚。” 2.乐于为善。《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子西 长而好善。”《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且説 耿婆 心好善,早间唸佛夜看经。”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舍缘豆》:“四月八日,都人之好善者,取青黄豆数升,宣佛号而拈之。” 3.谓乐闻善言。《孟子·告子下》:“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
- 备善
bèi shàn
尽善;全优。
- 翼善
yì shàn
辅助善行。
- 善思
shàn sī
慎重考虑。 《荀子·成相》:“臣谨脩,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宋书·袁淑传》:“元凶将为弑逆…… 淑 及 斌 并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按,《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善思,犹今人言好思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