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善
shèng shàn
1.聪明贤良。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毛 传:“圣,叡也。” 郑玄 笺:“叡作圣,令,善也。母乃有叡知之善德。” 2.专用以称颂母德。《后汉书·邓骘传》:“伏惟 和熹皇后 圣善之德,为 汉 文母 。”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族茂 姬姜 ,仁深圣善。” 清 唐孙华 《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痛念圣善母,平生少欢愉。” 3.父母的代称。《文选·杨修<答临淄侯>》:“伏惟君侯少长贵盛,体 发 旦 之资,有圣善之教。” 吕向 注:“圣善,谓 植 父 武帝 也。”《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元彧墓志》:“早违陟岵,兼丧孔怀,训育所资,寔唯圣善。”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免怀之岁,天夺圣善。”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丰城老人生子》:“ 东坡 即席戏作八句,其警联云:‘圣善方当而立岁,迺翁已及古稀年。’”
- 登善
dēng shàn
举用贤能。
- 善辩
shàn biàn
善于说辞
- 善言
shàn yán
1.有益之言;好话。 2.善于言谈,巧于言辞。
- 善女
shàn nǚ
见“ 善女人 ”。
- 善觑
shàn qù
好好照看;努力发现。
- 百善
bǎi shàn
各种好事。
- 善性
shàn xìng
谓人善良的本性。语本《孟子·告子上》:“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又:“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 汉 赵岐 注:“谓生而有善性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秋七月,公征 孙权 ”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渐兴学校,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 梁启超 《孟子之教育主义·性善论》:“盖性本善,能常存其善性使勿失,常养其善性以日长,斯人格具矣。”
- 身善
shēn shàn
犹言事必躬亲。
- 善衣
shàn yī
1.指朝祭时穿的礼服。 2.泛指好衣服。
- 善月
shàn yuè
佛教对正、五、九三个月的称谓。 谓此三月,世人宜持长斋,慎言行,特修善业,故又称斋月。
- 所善
suǒ shàn
要好的朋友。
- 贵善
guì shàn
指价钱高、质量好的货物。
- 襃善
bāo shàn
亦作“褒善”。褒扬善良。《汉书·平帝纪赞》:“ 孝平 之世,政自 莽 出,襃善显功,以自尊盛。” 宋 王禹偁 《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臣虽死之日,如生之时。至于襃善贬恶之文,编年纪传之例,备尝探讨,粗见指归。” 清 钱大昕 《<春秋>论》:“《春秋》,褒善贬恶之书也。其褒贬奈何?直书其事,使人之善恶无所隐而已矣。”
- 善法
shàn fǎ
1.好的法令。 《管子·任法》:“今天下则不然,皆有善法而不能守也。” 2.佛教指修善果之法。《后汉书·西域传论》:“至於佛道神化,兴自 身毒 ,而二 汉 方志,莫有称焉…… 班勇 虽列其奉浮图,不杀伐,而精文善法导达之功靡所传述。”《师子经》:“即於现世断诸不善,得众善法,修习作证。” 3.好的方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你还没有看见满街上贴的招纸,还有出卖妇科絶孕丹的呢,那更是弭患於无形的善法了。” 鲁迅 《书信集·致孟十还》:“现在的译诗,真是出力不讨好,尚无善法。”
- 善饭
shàn fàn
犹健饭;加餐。